中国区域经济协同网络演变及成因分析——以2003—2017年中国40470组两两城市对为样本
刘莹, 李琳, 张喜艳

The evolution and forming reasons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synergetic network in China: Based on the sample of Chinese 40470 city-city units from 2003 to 2017
LIU Ying, LI Lin, ZHANG Xiyan
表1 变量与数据来源
Tab. 1 Variables and data sources
变量 符号 测算公式 数据来源与处理
协同
作用
lnSYN SYNij=[(θij'-θˉij')-(θi'-θˉn')]+[(θij'-θˉij')-(θj'-θˉn')] 参照Liu, et al[11],投入指标为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资本存量测算参照柯善咨等[27],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比较
优势
lnADV ADVit=GDPit/i=1nGDPitLaborit/i=1nLaborit 参照郑玉雯等[9],劳动生产率差异可反映区域比较优势,GDP为2001年不变价,Labor为从业人数,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经济
联系
lnCON CONij=K?GDPi×GDPjdij2 参照倪维秋等[26],用引力模型测度经济联系,两两城市间的距离数据来源于全国公路里程查询网站
产业
分工
lnIND IND12=j=1nE1j/j=1nE1j-E2j/j=1nE2j 数据处理参照杨汝岱[27],样本量为《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91.8万家制造业企业(剔除异常值后),匹配属地得各行业的工业总产值
市场
分割
lnMAR |ΔQijtk|=|ln(pitkpjtk)-ln(pit-1kpjt-1k)|
MARijt=1n-1k=1n(|ΔQijtk|-|ΔQtkˉ|)2
参照陆铭等[28],p为食品、饮料及烟酒等16类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城市
规模
lnSCA 用城市总人口表征城市规模,控制城市量级差异对协同作用的影响 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交通
条件
lnTRA 货运总量和客运总量等权重标准化加权,反映城市客流量和人流量,表征交通条件 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