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新区的治理尺度建构及其经济效应评价
晁恒, 李贵才

Governance rescaling of national-level new areas and evaluation of their economic effects
CHAO Heng, LI Guicai
表1 国家级新区行政主体重构模式的比较
Tab. 1 Comparison of reconstruction patterns of administrative subject in national-level new areas
模式 类型 空间区划
重构模式
行政主体关系
复杂程度
经济职能与社会
职能是否统一
预期管
治效率
特点 示例
属地政
府模式
“新区政
府”型
市区型



法律主体明确,机构健全;管理幅度大,成本高 浦东新区
滨海新区
“合署办
公”型
市区型
或市县型
⊙⊙

较高
兼具行政区体制优势和行政效能;管委会的统筹与协调较弱
舟山群岛新区
南沙新区
西海岸新区
金普新区
管委会
模式
“管委会
Ⅰ”型
市区型
⊙⊙⊙

较高
机构设置灵活,开发建设效率高;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社会事务管理不足
两江新区
江北新区
哈尔滨新区
长春新区
“管委会
Ⅱ”型
市县型
⊙⊙⊙

中等
机构设置灵活; 难以协调县级行政主体
兰州新区
湘江新区
福州新区
滇中新区
“管委会
Ⅲ”型
市地型
⊙⊙⊙⊙

较低
上级政府积极干预,机构设置灵活;难以统筹地方合作,甚至存在竞争关系
西咸新区
贵安新区
天府新区
赣江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