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景观保护路径历史回顾及启示
余慧容, 杜鹏飞

A review of agricultural landscape conservation pathways and its implications
YU Huirong, DU Pengfei
表1 农业景观保护路径回顾
Tab. 1 Pathways of agricultural landscape conservation
阶段 欧洲 美国 日本 中国
传统保护阶段 (1800s之前)
? 远古至今悠久历史
? 历经庄园制度、农奴制、农地私有化、圈地运动等多种土地制度变迁
? 粗放利用、自给性生产特征
? 生物固氮、作物轮作等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1840s之前)
? 始于印第安人的原始农业
? 欧洲移民带来大面积拓荒,此后经历小农场、贵族大土地所有制、奴隶制等不同制度变迁
? 整体上以传统粗放为主要特征
? 依靠铁木农具、传统农事技术经验及引进欧洲的传统农业技术
(1868年之前)
? 农业生产可追溯至1000B.C.
? 历经私有制、封建土地领主制、石高制等多种农地制度
? 小农生产和精耕细作为主要特征
? 充分利用地势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技术体系
(1840年之前)
? 世界上最早出现农业景观的国家之一
? 经历奴隶制、领主封建制、地主封建制等制度变迁
? 但整体上以传统精耕细作为主要特征,重视因时、因地、因物制宜原则
? 在特殊遗传资源保护、水土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
应对保护阶段 (1800s—1970s)
? 农业生产呈现集约化
? 圈地运动、城镇化、工业革命、共同农业政策为农业集约化创造了规模、基础设施、技术、市场与制度条件
? 两次世界大战推动集约化生产,加剧化肥与无机农药的使用
? 景观保护相关法律颁布及保护协会成立一定程度上减缓农业景观生产功能衰退
(1840s—1962年)
? 农业机械化与化学化兴起
? 机械、技术和管理的改革极大提升农业生产力,农业生产趋向专业化和商品化
? 过度开发而造成的水土流失、风蚀等土壤侵蚀现象愈发严重
? 土壤侵蚀调查、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建立及相关法律的颁布对农业景观生产功能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1868—1970年)
? 农耕集约化
? 欧美农学理论以及先进农业技术引进,加速商品性农业发展,推动了农业现代化
? 产业革命引致公害病并促使化肥农药大规模推广施用
? 水、土等景观要素保护法律颁布在一定程度抑制了农业景观生产功能衰退,缓解了公害危机
(1840—1978年)
? 农业生产逐步商品生产化
? 西方先进的农学理论与科技随着宣教士引入中国,建立多层次农业教育体系
? 因战争等特殊历史、社会经济条件限制,农业景观保护并未成为当时政府关注的焦点
? 部分相关法律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业景观的生产功能
管制保护阶段 (1970s—1990s)
? 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丧失、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
? 加大对农业景观的生态功能保护力度
? 瑞典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极大推动了欧洲的环境立法
? 各国的环境立法从土壤、自然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对农业景观生态功能进行保护
(1962—1990年)
? 《寂静的春天》出版激发政府及大众对景观生态功能的关注
? 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环境立法加速
? 先后出台了多部农业景观保护相关的法律,并成立环境保护局来主持各项环保工程实施
? 配套执行绿化计划、农村清洁水计划、土壤保护储备计划等方式对农业景观的水、土、生物栖息地等景观要素进行保护
(1970—1992年)
? 公害病及现代化负面影响唤起了国民及政府对景观生态功能的保护意识
? “公害国会”召开,公害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 环境厅设立,综合推进农业景观在内的环境保护方面行政工作
? 环境科研机构的设立、可持续农用运动开展及相关法律颁布使农业景观生态功能得到实质性保护
(1978—2006年)
? 快速城镇化及农业集约化引致了农业景观的消逝以及景观生态功能的衰退
? 将“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列入宪法,确定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
? 加快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设立环保部门及环境科研机构,从土壤、水、用地分配、农药、营养盐管理、固废等多方面对农业景观生态功能进行保护
阶段 欧洲 美国 日本 中国
治理保护阶段 (1990s—2010s)
? 农业景观多功能性逐渐受到关注
?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日益强调对农业景观的多功能性进行保护
? 引入农业环境计划和直接支付等方式,对农民进行生产补贴,促进农民形成环境友好型生产
? 借助《生物多样性公约》、Natura 2000保护地网络及《欧盟景观公约》等法律条文的制定来保护农业景观的多功能性
(1990—2005年)
? 逐渐从单一景观要素的保护转向综合景观多功能的保护
? 美国农业部结构调整,对农业景观进行综合保护
? 综合运用资金补贴、技术支持、规范化条款等方式规范农场主行为,激发其农业景观保护的积极性
? 借助农场和牧场保护计划等一系列计划的配套实施,综合保护农业景观
(1992年—至今)
? 提出“环境保全型农业”,强调农业物质循环及农业景观多功能恢复
? 综合借助绿色农产品认证与标识制度的确立、环保型农户认证与补贴制度的实施及多部相关政策法规的颁布与实施等多种措施保护农业景观
?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主导
? 多主体的参与和协作在相关法规中愈发受到重视
(2007年—至今)
? 关注农业景观的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性
? 提出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 农业景观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而受到进一步重视
? 逐步从产权清晰、多元主体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角度对农业景观进行全面保护
管护保护阶段 (2010s—至今)
? 注重创新、公平以及提升利益相关者参与保护的自愿自主性
? 以保障农业景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 借助设立乡村管护计划等计划对景观要素与功能的综合管护
? 通过设立优先资助领域、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等方式,调动多景观利用主体参与农业景观保护的积极性
(2005年—至今)
? 环境保护局提出了环境管护愿景
? 强调环境管护是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 界定管护主体包含个人、社区、企业/机构或政府等一切受环境影响者
? 通过设立保护管护计划,激发主体的自主可持续土地利用行为,对美国的农业景观保护起到关键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