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旧住宅区改造三方利益关系探讨:以深圳市为例
|
严东, 郭源园, 梁勇林
|
The relationship of tripartite stakeholders in the renovation of old residential areas: A case study of Shenzhen
|
YAN Dong, GUO Yuanyuan, LIANG Yonglin
|
|
表1 深圳旧住宅区改造实践中三种模式的三方关系对比
|
Tab. 1 Comparison of three patterns in the practices of renovation of Shenzhen's old residential areas
|
|
| 政府VS业主 | 政府VS开发商 | 业主VS开发商 | “市场主 导”模式 | 业主贡献原旧住宅区用地用于旧住宅区改造 | 政府与开发商约定土地贡献率用于配套建设,并对开发容积率、用地性质及规划、补缴地价款等提出要求 | 开发商与业主进行拆迁补偿、安置补偿的谈判;拆赔比是关注重点;开发商出售多余建筑面积的商品房;两者利益此消彼长(主要关系) | “鹿丹村” 模式 | 业主贡献原旧住宅区用地用于旧住宅区改造;两者约定一定比例的原住宅土地及建筑面积用于配套建设及回迁住宅建筑面积 | 以“定地价,竞容积率”方式确定开发商,开发商的最大利润被限定(主要关系) | 开发商与业主进行拆迁补偿、安置补偿的谈判落实;总体拆赔比以及业主的总体回迁面积已经确定,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 “棚改” 模式 | 政府以“公共利益”名义将部分原业主旧住宅区用地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给予原业主一定比例建筑面积的回迁商品房(主要关系) | 开发商为代建者,政府承担其开发利润 | 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