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物流创新的空间网络特征及驱动机制
孙春晓, 裴小忠, 刘程军, 卜庆军

Spatial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ing mechanism of urban logistics innovation in China
SUN Chunxiao, PEI Xiaozhong, LIU Chengjun, BU Qingjun
表1 有向加权网络指标及其含义
Tab. 1 Directional weighted network indicators and their meanings
指标 计算公式 公式解释 实际意义
加权入度 Siin=j=1Najiwji(1)
节点i为终点的所有弧边权之和 市际物流创新联系的入强度
加权出度 Siout=j=1Naijwij(2) 节点i为起点的所有弧边权之和 市际物流创新联系的出强度
加权度 Si=Siin+Siout(3) 与节点i相连的所有弧权重和 市际物流创新联系的总强度
变异系数 CV=SE̅,S=i=1N(Ei-E̅)2N (4) 加权度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 城市物流创新加权度的分异程度
网络密度 D=i=1Nj=1Ndi,jNN-1(5) 节点间实际联系数量占最大可能联系数量的比例 所有节点间联系的紧密程度
聚类系数 Ci=2eiki(ki-1)(6) 与节点i直接相邻节点间实际存在边数占最大可能存在边数比例 市际物流技术转移网络整体凝聚力
平均路径长度 L=112N(N-1)dij(7) 节点ij之间的最短路径的均值 市际物流技术转移的远近程度
加权度中心度 DC=j=1Nxij(ij)N-1(8)

节点i 与节点 j 关联数与可能
N -1 节点最大连接数的比值
市际产生物流专利转移的能力,表示城市在网络中是否处于核心位置
加权邻近中心度 CC=1j=1Ndi(i,j)(9) 节点i和其他所有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长度之和的倒数 节点在网络中的自主性,刻画城际间专利转移的可达程度
加权中介中心度 BC=j=1;k=1;jkiNNjk(i)Njk(10) 节点i作为其他两个节点之间最短路的比例 节点对其他节点及专利转移的控制能力,是控制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