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用地分类体系及其1996-2012年时空分布
王静, 王雯, 祁元, 何挺, 吴瑞娟, 陈媛媛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ecological land in China in the period of 1996-2012
Jing WANG, Wen WANG, Yuan QI, Ting HE, Ruijuan WU, Yuanyuan CHEN
表1 生态用地分类体系层级框架
Tab. 1 Multi-scale framework of ecological land classification
类型 尺度 主导因子 应用
生态大区 1500000~11000000
100000~1000000 km2
气候因子、地形等 全国层面生态区划/战略规划、政策制定和自然资源综合管理
生态亚区 1500000
10000~100000 km2
气候因子、地形、地理位置等 大区域(大江大河流域)层面或跨省域战略规划、政策制定实施和自然资源综合管理
生态区 1250000~1500000
1000~10000 km2
气候因子、地貌类型、植被类型、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生态敏感性差异 省域或区域(流域)层面规划、政策实施、自然保护区规划,以及自然资源综合管理
生态系统 150000~1250000
10~1000 km2
湿地、林地、草地、荒漠、农田、城镇等生态系统等类型,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类型 小区域(流域)、县域层面规划与政策落实,生态系统调查监测网络体系构建和生态系统制图,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管理与相关规划协调
生态网格单元 110000~150000
10~1000 hm2
土壤、植被、地貌、土地利用方式与类型、行政村(镇)界限和交通线等 生态用地调查监测网络布设、生态用地评价与制图、生态用地规划、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管理
生态用地类型 12000~110000
100~100000 m2
土地利用类型的主导功能及其生态功能强弱程度等 生态用地地块调查监测、生态用地评价与制图、生态用地规划和景观设计、土地生态空间用途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