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市户籍贫困人口的时空分异格局
徐旳, 张伟飞, 汪毅, 陈培阳

Research on 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the urban registered poor: A case study of Nanjing
XU Di, ZHANG Weifei, WANG Yi, CHEN Peiyang
表6 三类贫困人口聚居区的空间差异特征
Tab. 6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types of urban poverty-stricken area
地域类型 空间区位 典型分布区域 基本特征
隐蔽型 内城区外缘及主城区内缘 夫子庙街道、朝天宫街道、洪武路街道、莫愁湖街道、双塘街道 棚户区和老旧小区呈细小斑块状分布,建筑空间密度高,人均居住面积小,生活质量低下;贫困人口年龄/家庭构成复杂,刑释解教人员多且就业状况差;房屋产权关系复杂,城市更新阻力大
安置型 郊区外缘 栖霞(西岗)街道、尧化街道 距离城市中心区域较远,周边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就近就业机会缺乏,就业与居住分离;保障性住房采取集中建设模式,孤立性和封闭性强;贫困人口大多为周边地区迁入的原农村户籍居民
复合型 主城区外缘及郊区内缘 铁心桥街道、阅江楼街道、宝塔桥街道 建筑景观与居住环境都得到改善,城市空间形态变得有序;公共资源匮乏,对中心城区的依附性较强;贫困人口来源构成复杂,就业形势不佳;流动人口相对集聚,居民生活方式差异程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