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ntification and mismatch study of tourism brand genes in the Qingzang Plateau region from the "resource orientation-market orientation" perspective
Received date: 2024-01-08
Accepted date: 2024-06-20
Online published: 2024-11-07
Tourism brand genes serve as fundamental el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tourism brand.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mismatch phenomenon between resource value and market demand in tourism brand construction among various cities of the Qingzang Plateau. Based on the brand gene theory,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on 20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this plateau. Utilizing special planning documents, historical materials from the resource orientation perspective and travelogue texts from the market orientation perspective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the study employed methods such as LDA topic modeling, co-word analysis, and brand mismatch index to explore the composition of regional tourism brand genes in the study area from the "resource orientation-market orientation" perspective. Furthermore, the study analyzed the degree of mismatch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dual perspective in brand gen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From the resource orientation perspective, the identification framework of regional tourism brand genes in the plateau consists of four gene dimensions including brand core genes, brand affiliation genes, brand hybridization genes, brand mutation genes and 14 gene sub-dimensions. (2) From the market orientation perspective, the identification framework comprises four gene dimensions and 13 gene sub-dimensions, with the addition of the "local cuisine" sub-dimension and the exclusion of "ethnic villages" as well as "festivals and events" sub-dimensions compared to the resource orientation perspective. (3) There is a significant mismatch between the tourism brand genes in the study plateau from the "resource orientation-market orientation" perspective, and the degree of mismatch in different gene dimensions varies across regions. Overall, branding efforts in various cities of the plateau are in a negative misalignment state, primarily oriented towards local resources in brand construction. By adopting th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f "resource orientation-market orientation" to identify tourism brand genes in the study area and to explore the mismatch phenomenon between both of them, this study not only sheds light on the issues in brand development practices in various cities on the plateau but also enrich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ourism marketing, focusing on the mismatch phenomenon of regional tourism brands.
ZHENG Peng , SUN Yixin , MO Mei , XI Jianchao . Identification and mismatch study of tourism brand genes in the Qingzang Plateau region from the "resource orientation-market orientation" perspective[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24 , 43(11) : 2952 -2972 . DOI: 10.11821/dlyj020240027
表1 “资源导向-市场导向”视角下青藏高原区域旅游品牌基因识别框架及提取结果举例Tab. 1 Identification framework and extracted examples of tourism brand genes in the Qingzang Plateau region from the "resource orientation-market orientation" perspective |
基因 维度 | 基因识别 子维度 | 简要解释 | 资源导向视角下 品牌基因举例 | 市场导向视角下 品牌基因举例 |
---|---|---|---|---|
品牌主体基因 | 生态保护区 |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免受破坏的地点 | 阿里地区羌塘无人区、那曲市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阿坝州藏羌生态走廊······ | 林芝市雅尼国家湿地公园、海北州仙米国家森林公园、甘南州桑科湿地公园······ |
自然景观 | 包括地形景观、地貌景观、气候天象等 | 日喀则市珠穆朗玛峰、昌都市来古冰川、林芝市鲁朗林海、海西州茶卡盐湖、甘孜州稻城亚丁······ | 阿里地区札达土林、阿坝州九寨沟、迪庆州日照金山、拉萨市纳木措、海西州茶卡盐湖······ | |
地方文化 | 包括民族精神、生活方式、地方语言等非物质景观 | 阿里地区古象雄文明、山南市雅砻文化、海东市河湟花儿、迪庆州弦子、日喀则市藏传佛教······ | 日喀则市藏传佛教、昌都市造像艺术、山南市雅砻文化、西宁市酥油花、怒江州纹面······ | |
品牌附着基因 | 历史记忆 | 包括重要历史事件、重要人物活动等 | 昌都市昌都战役、拉萨市文成公主、海东市平安驿、阿坝州地震、甘孜州长征、甘南州文革······ | 阿里地区古格王朝、那曲市释迦牟尼、昌都市格萨尔王、拉萨市文成公主、阿坝州地震······ |
野生动植物 | 集中反映当地风情的野生动植物 | 林芝市桃花、海北州门源油菜花、那曲市冬虫夏草、玉树州藏羚羊、阿坝州大熊猫······ | 玉树州藏羚羊、山南市青稞、海北州门源油菜花、甘南州土拨鼠、阿坝州大熊猫······ | |
遗址遗迹 | 过去文化或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地点或事物 | 阿里地区穹窿银城、日喀则市江孜宗山古堡、阿坝州映秀地震遗址、怒江州知子罗······ | 日喀则市江孜宗山古堡、海北州峨堡古城、海西州德令哈外星人遗址、怒江州知子罗······ | |
风味饮食 | 具有地方特色的美味佳肴与标志性的饮食场所 | — | 西宁市青海老酸奶、迪庆州酥油茶、甘南州牛肉面、海南州手抓羊肉、怒江州漆油鸡······ | |
民族村寨 | 呈现民族文化、建筑风格等特征的村落村寨 | 阿里地区科迦村、林芝市扎西岗民俗村、山南市强吉村、迪庆州雨崩村、西宁市慕容古寨······ | — | |
文物古迹 | 包括文物、古建筑、古墓葬、石刻壁画等 | 拉萨市布达拉宫、海北州原子城、西宁市塔尔寺、黄南州泽库和日石经墙······ | 拉萨市大昭寺、西宁市壁画、海北州原子城、甘孜州冲古寺、怒江州重丁教堂······ | |
特色产业 | 具有地方特色的第一、二、三产业形态 | 山南市扎囊氆氇、海南州羊曲水电站、海北州蜂产品、海西州青盐、果洛州德尔尼铜矿······ | 那曲市红景天、海西州青盐、海北州祁连山生态牧场、海北州红色砾岩、海西州矿物质······ | |
文化景观 | 融合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物质景观 | 日喀则市中尼友谊桥、昌都市嘎玛特色文化走廊、海东市纳顿庄园、果洛州牛头碑······ | 果洛州经幡、昌都市盐井千年古盐田、那曲市圣象天门、西宁市日月山、甘孜州泸定桥······ | |
品牌混合基因 | 现代公共空间 | 用于人们休闲、娱乐、运动等活动的公共场所 | 日喀则市日喀则博物馆、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西宁市莫家街、甘孜州墨石公园······ | 昌都市茶马广场、西宁市万达、西宁市莫家街、海北州原子城博物馆、甘孜州墨石公园······ |
附属设施 | 包括基础设施、旅游设施等 | 日喀则市樟木318国道、海西州U型公路、甘孜州大渡河大桥、怒江州半山酒店······ | 昌都市怒江72拐、阿坝州九寨黄龙机场、海北州圆山观花台、海西州U型公路······ | |
品牌变异基因 | 新兴旅游产品 | 新近出现、具有创新性的旅游产品形式 | 海西州火星营地、阿坝州熊猫基地、怒江州野水漂流、甘南州甘南红色革命基地······ | 阿里地区阿里暗夜公园、昌都市曲孜卡温泉、怒江州傈僳音乐小镇、迪庆州哈巴大本营······ |
节庆赛事 | 包括现代节事活动、有组织性和竞技性质的体育比赛 | 拉萨市环拉萨城自行车大赛、海北州王洛宾音乐文化旅游节、迪庆州桃花节······ | — |
注:斜体字表示资源导向视角与市场导向视角存在差异的基因识别子纬度。 |
表2 青藏高原各地市品牌错位指数Tab. 2 Brand mismatch index of various cities in the Qingzang Plateau |
地市 | 总体 品牌错位指数 | 品牌主体基因 品牌错位指数 | 品牌附着基因 品牌错位指数 | 品牌混合基因 品牌错位指数 | 品牌变异基因 品牌错位指数 |
---|---|---|---|---|---|
阿里地区 | 1.8680 | 2.2638 | 0.6098 | 3.6164 | 0.9820 |
日喀则市 | -0.2866 | -0.7921 | 0.2848 | -1.1905 | 0.5514 |
昌都市 | -3.8578 | -2.7329 | -4.4945 | -3.2827 | -4.9212 |
林芝市 | 0.4796 | 1.5250 | 0.5116 | -8.5211 | 8.4028 |
那曲市 | -5.2261 | -6.4755 | -6.2356 | -2.8769 | -5.3164 |
拉萨市 | 7.9399 | 1.3619 | 22.4477 | 11.1740 | -3.2241 |
山南市 | -1.2184 | -1.9245 | -1.2896 | 0.3495 | -2.0092 |
西宁市 | -1.1203 | -0.8912 | 5.1236 | -4.2051 | -4.5085 |
海东市 | -3.9810 | -3.5219 | -4.4322 | -2.8697 | -5.1003 |
海北州 | -5.7053 | -2.0676 | -3.0047 | -9.2691 | -8.4796 |
海南州 | -3.3461 | -6.5580 | -3.6700 | 0.1614 | -3.3179 |
海西州 | -1.8086 | 2.6662 | -6.5069 | 1.9944 | -5.3881 |
黄南州 | -3.2435 | -4.3628 | -3.6620 | -2.0021 | -2.9473 |
果洛州 | -4.6913 | -4.6937 | -7.7170 | -2.8896 | -3.4650 |
玉树州 | -1.7538 | -2.7280 | -1.4256 | -0.4197 | -2.4417 |
阿坝州 | 6.1782 | 8.5879 | -0.3442 | 7.5403 | 8.9288 |
甘孜州 | 7.6241 | 5.3686 | 1.9436 | 6.1730 | 17.0114 |
怒江州 | -6.6600 | -1.8081 | -2.1576 | -15.3042 | -7.3699 |
迪庆州 | 12.2720 | 11.0876 | -0.1229 | 14.4171 | 23.7061 |
甘南州 | 6.5371 | 5.6953 | 14.1417 | 7.4047 | -1.0931 |
表3 青藏高原各地市双重视角下旅游品牌基因错位方向和等级分布Tab. 3 Distribution of tourism brand genes' mismatch direction and level from the dual perspective among various cities in the Qingzang Plateau |
错位方向、 等级 | 区间 | 总体 | 品牌主体基因 | 品牌附着基因 | 品牌混合基因 | 品牌变异基因 |
---|---|---|---|---|---|---|
负向高错 位区 | (-∞,-6] | 怒江州 | 那曲市 海南州 | 那曲市 海西州 果洛州 | 林芝市 海北州 怒江州 | 海北州 怒江州 |
负向中错 位区 | (-6,-3] | 昌都市 那曲市 海东市 海北州 海南州 黄南州 果洛州 | 海东市 黄南州 果洛州 | 昌都市 海东市 海北州 海南州 黄南州 | 昌都市 西宁市 | 昌都市 那曲市 拉萨市 西宁市 海东市 海南州 海西州 果洛州 |
负向低错 位区 | (-3,0] | 日喀则市 山南市 西宁市 海西州 玉树州 | 日喀则市 昌都市山南市 西宁市 海北州 玉树州 怒江州 | 山南市 玉树州阿坝州 怒江州迪庆州 | 日喀则市 那曲市 海东市 黄南州 果洛州 玉树州 | 山南市 黄南州玉树州 甘南州 |
正向低错 位区 | (0,3) | 阿里地区 林芝市 | 阿里地区 林芝市拉萨市 海西州 | 阿里地区 日喀则市 林芝市 甘孜州 | 山南市 海南州 海西州 | 阿里地区 日喀则市 |
正向中错 位区 | [3,6) | — | 甘孜州 甘南州 | 西宁市 | 阿里地区 | — |
正向高错 位区 | [6,+∞) | 拉萨市 阿坝州甘孜州 迪庆州甘南州 | 阿坝州 迪庆州 | 拉萨市 甘南州 | 拉萨市 阿坝州甘孜州 迪庆州甘南州 | 林芝市 阿坝州甘孜州 迪庆州 |
真诚感谢三位匿名评审专家在论文评审中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评审专家对本文研究视角、研究价值、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数据收集与处理、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结果分析、讨论方面的修改意见,使本文获益匪浅。
[1] |
郭永锐, 陶犁, 冯斌. 国外旅游目的地品牌研究综述. 人文地理, 2011, 26(3): 147-153.
[
|
[2] |
马耀峰, 黄毅. 旅游规划创新模式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3): 78-84.
[
|
[3] |
高曦含, 王锐. 品效之争: 疫情后企业营销战略导向选择对绩效的影响. 管理科学, 2021, 34(5): 16-28.
[
|
[4] |
|
[5] |
|
[6] |
|
[7] |
曲颖, 李天元. 旅游目的地非功用性定位研究: 以目的地品牌个性为分析指标. 旅游学刊, 2012, 27(9): 17-25.
[
|
[8] |
高静, 焦勇兵. 旅游目的地品牌差异化定位研究: 基于品牌个性视角. 旅游学刊, 2014, 29(3): 49-57.
[
|
[9] |
高子轶, 卓玛措, 张俊英, 等. 青藏高原生态旅游资源与基础设施空间协同的区划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4, 38(3): 172-181.
[
|
[10] |
张潇, 陆林, 张海洲, 等. 中国高原生态旅游发展潜力评价. 经济地理, 2021, 41(8): 195-203.
[
|
[11] |
杨立国, 胡雅丽. 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的生产与传承: 以通道侗族自治县皇都村为例. 经济地理, 2022, 42(10): 208-215.
[
|
[12] |
邹统钎, 黄鑫, 韩全, 等. 旅游目的地品牌基因选择的三力模型构建. 人文地理, 2021, 36(6): 147-156.
[
|
[13] |
白凯, 胡宪洋, 吕洋洋, 等. 丽江古城慢活地方性的呈现与形成. 地理学报, 2017, 72(6): 1104-1117.
[
|
[14] |
|
[15] |
邹统钎, 韩全, 秦静. “千年运河”品牌基因谱系识别与空间分异研究. 地理研究, 2022, 41(3): 713-730.
[
|
[16] |
|
[17] |
|
[18] |
代方梅. “品牌基因”理论视角下体育特色小镇品牌构建研究.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45(6): 116-122.
[
|
[19] |
李晓颖, 张赟乐. 苏南水乡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修复传承研究. 南方建筑, 2023, (5): 91-98.
[
|
[20] |
郑鹏, 皮瑞, 李阿芳. 旅游地形象视觉表征的二元建构及比较.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6(3): 94-101+109.
[
|
[21] |
|
[22] |
|
[23] |
|
[24] |
曲颖, 李天元. 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和品牌化: 概念辨析和关系阐释. 旅游科学, 2011, 25(4): 10-19+48.
[
|
[25] |
|
[26] |
|
[27] |
|
[28] |
曾朝晖. 品牌基因-品牌核心价值设定. 企业研究, 2003, (1): 36-39.
[
|
[29] |
|
[30] |
董引引, 曲颖. 滨海目的地“投射形象网络机制”对比研究: 差异化竞争定位的契机: 以三亚与厦门为例. 旅游科学, 2021, 35(5): 43-61.
[
|
[31] |
|
[32] |
许晖, 薛子超, 邓伟升. 区域品牌生态系统视域下的品牌赋权机理研究: 以武夷岩茶为例. 管理学报, 2019, 16(8): 1204-1216.
[
|
[33] |
邹统钎, 赵英英, 常梦倩, 等. 旅游目的地地格的理论源流、本质与测度指标. 旅游导刊, 2021, 5(1): 1-22.
[
|
[34] |
李伯华, 李雪, 陈新新, 等.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的双轮驱动机制研究. 地理科学进展, 2021, 40(1): 40-49.
[
|
[35] |
|
[36] |
程佳欣, 孙业红, 常谕. 农业文化遗产地茶文化景观基因农户感知差异研究: 以潮州单丛茶文化系统为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3, 31(11): 1860-1872.
[
|
[37] |
刘沛林. 家园的景观与基因: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深层解读.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4: 60-61.
[
|
[38] |
|
[39] |
翟洲燕, 安传艳, 贾梦月, 等. 中国乡土文化景观基因识别与空间意象表达: 以李子柒短视频为例. 旅游学刊, 2023, 38(11): 41-54.
[
|
[40] |
郝斐斐, 韩卫然. 晋西南光村景观特征剖析与典型图谱构建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3, 37(4): 90-98.
[
|
[41] |
杨立国, 龙花楼, 刘沛林, 等. 传统村落保护度评价体系及其实证研究: 以湖南省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为例. 人文地理, 2018, 33(3): 121-128+151.
[
|
[42] |
|
[43] |
|
[44] |
韩慧林. 丝绸之路旅游品牌塑造与营销机理探索: 以品牌基因为视角.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0, (4): 67-71.
[
|
[45] |
李凤娇, 张书颖, 刘家明, 等. 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的旅游形象感知对比研究. 经济地理, 2023, 43(4): 194-205.
[
|
[46] |
|
[47] |
王雨莎, 高凌云, 张高军. 基于社会图式理论的目的地形象错位与调控研究: 以丁真现象为例. 旅游学刊, 2024, 39(6): 101-114.
[
|
[48] |
李伯华, 刘敏, 刘沛林, 等. 景观基因信息链视角的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研究: 以上甘棠村为例. 人文地理, 2020, 35(4): 40-47.
[
|
[49] |
吴进, 李利强, 孙有平. 青藏高原民族体育文化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研究.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49(1): 134-140.
[
|
[50] |
胡最. 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地理信息特征及其理解.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0, 22(5): 1083-1094.
[
|
[51] |
郑文武, 李伯华, 刘沛林, 等. 湖南省传统村落景观群系基因识别与分区. 经济地理, 2021, 41(5): 204-212.
[
|
[52] |
王兴中, 李胜超, 李亮, 等. 地域文化基因再现及人本观转基因空间控制理念. 人文地理, 2014, 29(6): 1-9.
[
|
[53] |
胡伟峰, 胡玥, 王冬冬, 等. 产品品牌基因研究现状与进展. 包装工程, 2021, 42(16): 61-71.
[
|
[54] |
张镱锂, 李炳元, 刘林山, 等. 再论青藏高原范围. 地理研究, 2021, 40(6): 1543-1553.
[
|
[55] |
郑鹏, 刘壮, 陈家怡, 等. 青藏高原县域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及障碍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3, 37(2): 177-185.
[
|
[56] |
陈东军, 钟林生, 樊杰, 等.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功能评价与结构分析. 地理学报, 2022, 77(1): 196-213.
[
|
[57] |
陆宇彤, 黄燕玲, 黄毅, 等. 家喻户晓能否门庭若市? “网红城市”旅游形象符号演变与圈层结构研究. 旅游科学, 2024, 38(6): 75-95.
[
|
[58] |
王保成, 刘利军, 黄青松. 基于LDA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半监督图像标注方法.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22, 44(1): 110-117.
[
|
[59] |
徐红, 张斯婷, 李凌方. 基于LDA模型与共词分析法的农村阅读推广主题发现与热点分析. 情报科学, 2022, 40(10): 67-73.
[
|
[60] |
王莎莎, 林珍铭. 桂林市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空间错位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3, 37(5): 198-208.
[
|
[61] |
冯庆, 苏托兄, 张如. 供需视角下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空间错位模型及驱动因素研究. 旅游科学, 2023, 37(6): 64-82.
[
|
[62] |
|
[63] |
|
[64] |
郑春晖, 温云波, 王祎. 虚实融合旅游空间的人地互动与想象建构: 以故宫深圳数字体验展为例. 旅游科学, 2024, 38(1): 57-74.
[
|
[65] |
杨火木, 李瑞, 郑超, 等. 疫情影响下景区内旅游小企业组织韧性形成机制研究: 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热带地理, 2024, 44(4): 621-634.
[
|
[66] |
炊朋阳, 吴嗣钧, 谢彦君. 在与不在: 神圣游程游客的“神性”体验及其生成机制.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120.k.20240415.1924.002.html, 2024-04-25.
[
|
[67] |
吴恒, 叶慧, 吴晗, 等. 人间烟火气: 旅游者体验视角下市井文化根植性元素识别及其需求属性研究. https://doi.org/10.16323/j.cnki.lykx.20240306.001, 2024-04-25.
[
|
[68] |
|
[69] |
吴志才, 凌玮蔓, 马静. 古城旅游的慢生活体验研究: 基于丽江古城游记的扎根理论分析. 热带地理, 2024, 44(4): 648-661.
[
|
[70] |
|
[71] |
|
[72] |
梁佳, 吕兴洋, 曲颖. 形象趋同与个性趋异: 资源同质目的地品牌差异化定位研究. 人文地理, 2016, 31(5): 113-118.
[
|
[73] |
|
[74] |
邓宁, 蘧浪浪. 基于视频机器分析的目的地形象差异对比: 以北京YouTube视频为例. 旅游学刊, 2022, 37(8): 70-85.
[
|
[75] |
|
[76] |
苗毅, 戴特奇, 宋金平, 等.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交通设施支撑能力评价与优化. 经济地理, 2020, 40(12): 22-31.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