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在地域分异和全球变化的研究过程中,对陆地表层干湿状况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度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及其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和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吴绍洪研究员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陆地表层格局研究中的自然与人文综合”,联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协同研究。其中总目标之一是:解决合理表征中国陆地表层干湿状况的指标、主要干湿因子的变化趋势、干湿状况变化的区域差异和季节差异等关键问题,合理配置和利用水资源,研究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探索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等环境变化的驱动机制,为防止生态脆弱带自然环境的进一步
. “中国陆地表层干湿状况及时空分异”研究进展[J]. 地理研究, 2005, 24(6): 1000-1000.
[1] | 高卿, 苗毅, 宋金平. 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J]. 地理研究, 2021, 40(1): 1-17. |
[2] | 陈心盟, 王晓峰, 冯晓明, 张欣蓉, 罗广祥.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J]. 地理研究, 2021, 40(1): 18-34. |
[3] | 张生瑞, 王英杰, 鞠洪润, 钟林生. 中国陆地边境旅游发展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 2020, 39(2): 414-429. |
[4] | 刘志高, 薛嘉顺, 王涛, 宋涛. 中国对非洲承包工程时空演变过程与影响机制[J]. 地理研究, 2020, 39(12): 2669-2684. |
[5] | 毛明策, 蔡新玲, 高茂盛. 基于植被分区的秦岭年降水分区验证及其年际变化[J]. 地理研究, 2020, 39(12): 2833-2841. |
[6] | 索南东主, 姚永慧, 张百平. 青藏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山体效应的对比研究[J]. 地理研究, 2020, 39(11): 2568-2580. |
[7] | 王灵恩,韩禹文,高俊,吕宁,Chris Ryan. 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地区游客决策与体验分析[J]. 地理研究, 2019, 38(9): 2314-2329. |
[8] | 郭付友, 佟连军, 刘志刚, 赵海杰, 侯爱玲. 山东省产业生态化时空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基于17地市时空面板数据[J]. 地理研究, 2019, 38(9): 2226-2238. |
[9] | 李花,赵雪雁,王伟军,薛冰. 基于多尺度的中国城市工业污染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 2019, 38(8): 1993-2007. |
[10] | 张凡, 宁越敏, 娄曦阳. 中国城市群的竞争力及对区域差异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19, 38(7): 1664-1677. |
[11] | 王彬燕, 王士君, 田俊峰, 浩飞龙. 中国重点产业创新产出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 2019, 38(2): 259-272. |
[12] | 徐旳, 张伟飞, 汪毅, 陈培阳. 南京城市户籍贫困人口的时空分异格局[J]. 地理研究, 2019, 38(12): 2873-2888. |
[13] | 李琼, 周宇, 田宇, 吴雄周, 张蓝澜. 2002-2015年中国社会保障水平时空分异及驱动机制[J]. 地理研究, 2018, 37(9): 1862-1876. |
[14] | 吴成永, 陈克龙, 曹广超, 段水强, 薛华菊, 鄂崇毅, 罗正霞. 近30年来青海省风蚀气候侵蚀力时空差异及驱动力分析[J]. 地理研究, 2018, 37(4): 717-730. |
[15] | 李航, 李雪铭, 田深圳, 李松波, 赵朋飞. 城市人居环境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机制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 地理研究, 2017, 36(7): 1323-133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