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研究 ›› 2006, Vol. 25 ›› Issue (2): 303-310.doi: 10.11821/yj2006020014
万红友1,2, 周生路1, 赵其国1,3
收稿日期:
2005-02-03
修回日期:
2005-07-10
出版日期:
2006-04-15
发布日期:
2006-04-15
作者简介:
万红友(1977-),男,江西进贤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土壤化学与环境、土壤时空变化等教学与 研究。E-mail:wanhongyou@sohu.com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2CB410810)
WAN Hong-you1,2, HOU Sheng-lu1, ZHAO Qi-guo1,3
Received:
2005-02-03
Revised:
2005-07-10
Online:
2006-04-15
Published:
2006-04-15
摘要:
以昆山市为例对苏南典型区土壤基本性质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该区土壤酸化严重,土壤上层pH值的平均值由7.20下降到6.42,土壤上层pH值小于6.0的样点多达36.51%;土壤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土壤上层有机质含量平均值由31.4 g/kg下降到28.3 g/kg,小于20 g/kg的土壤样品由0.56%上升到11.11%;速效磷含量总体上呈现明显的升高趋势,平均值由6.4mg/kg上升到89.1 mg/kg;阳离子交换量(CEC)由19.3 cmol/kg下降为17.8 cmol/kg。(2)不同功能区、不同地貌区及不同剖面层次的土壤基本性质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变化。
万红友, 周生路, 赵其国. 苏南典型区土壤基本性质的时空变化——以昆山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06, 25(2): 303-310.
WAN Hong-you, HOU Sheng-lu, ZHAO Qi-guo. Study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soil basic properties in typical area of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a case study in Kunshan city[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6, 25(2): 303-310.
|
[1] | 方露露, 许德华, 王伦澈, 牛自耕, 张明. 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研究[J]. 地理研究, 2021, 40(3): 821-838. |
[2] | 王佳月, 辛良杰, 戴尔阜. 中国典型山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变化——以太行山区、横断山区、黔桂喀斯特山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20, 39(8): 1879-1891. |
[3] | 刘晓曼, 付卓, 闻瑞红, 靳川平, 王雪峰, 王超, 肖如林, 侯鹏.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及变化特征[J]. 地理研究, 2020, 39(10): 2391-2402. |
[4] | 郑德凤, 郝帅, 吕乐婷, 徐文瑾, 王燕燕, 王辉. 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J]. 地理研究, 2020, 39(1): 64-78. |
[5] | 邓楚雄, 钟小龙, 谢炳庚, 万义良, 宋雄伟. 洞庭湖区土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时空变化[J]. 地理研究, 2019, 38(4): 844-855. |
[6] | 王晓利, 侯西勇. 1982—2014年中国沿海地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J]. 地理研究, 2019, 38(4): 807-821. |
[7] | 郝薇, 王鹏飞. 京津冀农业劳动力及其老龄化研究[J]. 地理研究, 2019, 38(11): 2766-2777. |
[8] | 赵雪雁, 陈欢欢, 马艳艳, 高志玉, 薛冰. 2000-2015年中国农村能源贫困的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 2018, 37(6): 1115-1126. |
[9] | 王宁, 臧淑英, 张丽娟. 近50年来黑龙江省冻土厚度的时空变化特征[J]. 地理研究, 2018, 37(3): 622-634. |
[10] | 赵明松, 李德成, 张甘霖, 王世航. 1980-2010年安徽省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时空变化分析[J]. 地理研究, 2018, 37(11): 2206-2217. |
[11] | 夏敏, 张开亮, 文博, 刘友兆, 潘运华.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工矿用地时空变化模拟与生态风险评价——以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7, 36(9): 1773-1786. |
[12] | 孔钦钦, 葛全胜, 郑景云. 中国极端通用热气候指数的时空变化[J]. 地理研究, 2017, 36(6): 1171-1182. |
[13] | 徐小任, 徐勇. 黄土高原地区人类活动强度时空变化分析[J]. 地理研究, 2017, 36(4): 661-672. |
[14] | 覃郑婕, 侯书贵, 王叶堂, 庞洪喜. 青藏高原冬季积雪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北极涛动的关系[J]. 地理研究, 2017, 36(4): 743-754. |
[15] | 赵筱青, 王兴友, 谢鹏飞, 张龙飞. 基于结构与功能安全性的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变化——以人工园林大面积种植区西盟县为例[J]. 地理研究, 2015, 34(8): 1581-159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