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黄秉维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第一节主要针对生态平衡或自然界平衡概念的一些误解作简单的说明。说这一概念重要,乃由于许多重要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需要在此概念的指导之下,根据物质不灭,能量不灭等规律,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否则这一概念、这一名词就没有什么意义。
  • 论文
    张家诚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初步估计了我国的农业气候资源潜力。假设±1℃的温度变化和±100毫米的降水变化为单位气候变化。我国农业气候资源潜力在±1℃的温度变化时具有600亿斤的可能变化,在±100毫米的降水量变化时具有1600亿斤的可能变化。此外,还根据对历史时期、地质时代气候变化的最大幅度的分析,推论对生态系统可能的影响。最后得出“气候生态序列”。
  • 论文
    卢其尧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加热与换气是调节与控制温室内气候环境的基本技术措施,对温室设计与经营管理以及节约能源都非常重要。本文用农业气候学的方法计算、分析了我国温室加热度时的地理分布与季节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估算了温室的加热量与换气量,指出了利用太阳能加热温室的可能地区以及用换气办法不能控制室温的地区与季节。
  • 论文
    刘昌明, 王广德, 吴凯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有关流域降雨径流非线性关系的研究情况;根据笔者参加的西北地区坡面流试验(11组316场)与室内模拟实验(2组234场)的资料分析,进一步论证了流域汇流的非线性问题,初步探讨了非线性指数与流域特征值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非线性处理方法,可供流域汇流计算参考使用。
  • 论文
    凌美华, 刘振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陆地卫星资料的应用研究中,先对少量样本进行分析,然后上计算机处理,可以减少研究工作中的浪费与盲目性。本文以黄河下游大汶河为例,利用陆地卫星多谱段数据,对流域的稠密森林山地、稀疏林山地、草被灌丛山地、丘陵农田、平原农田、水体、城市等地物进行数值分析识别,并与常规目视解释作了比较。通过分析比较认为:陆地卫星单波段识别地物的功能,若以优劣评阶,影象的次序为:MSS5、MSS6、MSS7、MSS4,数值分析的次序为:MSS5、MSS7、MSS6、MSS4,但任一单波段都不能识别所选择的全部地物;由MSS5与MSS7构成的二维空间是识别流域地物的最佳判别空间;四个波段合成的彩色片可识别8类地物中的5种,具有良好的识别功能;利用MSS7~MSS5灰阶值点聚图及判别分析方法,可对流域地物进行识别分析,这种非计算机识别地物的数值法,适合于研究指定范围内样本的地物类型。
  • 论文
    王明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应用多重正态分布理论,将粮食硒含量分成三级,编制中国粮食硒含量等级分布图,并且分析了我国粮食硒含量地域分异的主要原因。
  • 论文
    王一曼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渤海湾西北岸的全新世海侵问题,已往对它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从全新世地层特征及其所含植物孢粉和微体古生物等方面,证实了本区在中全新世期间遭受过海侵,并根据海相生物分布和微地貌差异等进行综合分析,划出了这次海侵的范围。最后从河流—海洋水文动力条件,解释了渤海湾西北岸与西岸各自发育了牡蛎礁和贝壳堤的原因。
  • 论文
    方向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就电阻法测流的电压-流量非线性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线性处理的方法,并设计了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的测流槽。加上电测线路的高稳定性与测流系统较优的讯噪比,使得实验室降雨迳流模拟实验的分析研究十分方便。另外,还解决了由于水质不纯而导致的电极极化效应。最后,文章给出电阻法测流与体积法的精度对比结果。
  • 综述
  • 综述
    王绍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气候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气象与地理学科十分重要的课题。80年代被世界气象组织规定为气候十年就是对这问题重视的一个证明。气候变化的研究概括地讲可分为三类;经验资料分析、形成理论研究以及数值模拟实验。最后一类工作近十余年在国外发展较快,很值得注意。
  • 书刊评介
  • 书刊评介
    严崇潮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80年9月在东京召开的24届国际地理大会上,日本地理学家协会向大会提供的《日本地理》(Geography of Japan)是一部最新的日本区域地理著作。全书由日本全国各大学和专业机构的26位地理学家编著,反映了日本地理学家对本国地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该书运用了地理学的一些新理论和新方法,体现了当前日本地理学在各研究领域中的新水平。
  • 学术活动
  • 学术活动
    吴传钧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81年夏秋,我先后接到意大利特伦托大学国土组织学院院长德玛奇(Franco Demarchi)教授的邀请,参加由该国特伦托自治省召开的纪念十七世纪意大利地理学家马尔提尼的国际学术会议;匈牙利科学院地理所恩亦狄(Gyorgy Enyedi)博士邀请参加由国际地理联合会农区发展专业委员会和联合国大学共同召开的《土地利用变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西德弗赖堡大学地学学院院长、国际地理联合会秘书长、联合国大学高级顾问曼斯哈德(Walther Manshard)教授等邀请访问西德有关大学。
  • 研究工作简讯
  • 研究工作简讯
    《中国地貌图西宁幅样图试验工作组》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青海省农牧业区划研究所和青海省科委等单位十八名地貌和地图专业人员组成的“中国地貌图西宁幅样图制图试验工作组”,在完成了1981年年五月—九月野外地貌调查与地貌制图的任务以后,同年10月份开始进入了室内地貌制图研究和样图制印的试验。
  • 研究工作简讯
    吴凯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径流实验室是我国现有两个水文模型实验室之一,主要从事流域产流、汇流物理机制的研究和流域系统研究。到目前为止,该室已经安排了五类实验,为流域汇流非线性研究提供了一些实验数据。
  • 研究工作简讯
    苏映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方病图集的编纂,是继恶性肿瘤图集之后,又一部疾病地图集。它以总结和反映我国地方病调查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并着重表现地方病及其环境的研究。这部图集的设计,力求全面地、系统地介绍我国主要地方病的分布、流行特点、环境关系,有助于地方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的开展。
  • 会议报道
  • 会议报道
    吴祥定, 王德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81年11月21日至26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在北京召开了“物候学研究讨论会”。来自科研、生产、教学和宣传出版等68个单位的76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其中主要是参加物候观测网的单位的代表。 物候学是研究自然界植物、动物和环境条件的周期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可以广泛地为国防及国民经济建设,尤其是为农业生产服务。
  • 会议报道
    叶青超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地理学会与中国水利学会联合举办的《河床演变》学术讨论会,已于1981年11月16日至20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来自全国有关科研和工程机构以及高等院校的地理工作者和水利工作者,计120个单位的16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这次学术讨论会收到论文共12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