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期刊
文章
图表
检索
EN
中文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
期刊荣誉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推荐文章
专题
按栏目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政策伦理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
中文
过刊目录
1986年, 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86-12-15
论文
全选
|
论文
Select
论文
《徐霞客游记》的科学性和时代性——怒江、腾冲地区的实地验证
陈述彭
1986, 5(4): 1-11.
https://doi.org/10.11821/yj1986040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选取本人身历其境作过工作的怒江、腾冲地区来验证《徐霞客游记》,从徐氏进步的地理概念、游记严谨的逻辑结构、游记作者观察的细致深入等方面论述了徐霞客的献身精神和不朽贡献。
Select
论文
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
鞠继武
1986, 5(4): 12-17.
https://doi.org/10.11821/yj1986040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论述徐霞客及其游记在我国地理学发展史上的地位。讨论《徐霞客游记》丰富的地理学内容及徐氏的治学思想,以阐明徐霞客对我国古代地理学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Select
论文
论徐霞客对西南喀斯特研究的贡献
缪钟灵
1986, 5(4): 18-24.
https://doi.org/10.11821/yj1986040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就《徐霞客游记》中从道州至罗平遊程所记,探讨徐氏对西南喀斯特研究上的贡献,认为主要有:1.对喀斯特地貌作丁区域划分,2.对喀斯特形态规定了术语,3.对喀斯特旅游资源作了评介。
Select
论文
中国喀斯特地貌的演化模式
卢耀如
1986, 5(4): 25-35.
https://doi.org/10.11821/yj1986040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喀斯特地貌的发育与岩性密切相关,并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与控制。特别是新生代的两个构造事件和更新世的五次气候变换,都影响了喀斯特的发育。在计算典型喀斯特地区的上升、沉降、溶蚀与沉积等速率的基础上,本文重点探讨了喀斯特地貌演化的八个模式。
Select
论文
贵州省建立普定喀斯特综合试验研究站
宋林华
1986, 5(4): 35-35.
https://doi.org/10.11821/yj1986040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贵州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采纳了国内喀斯特专家的建议,决定建立普定喀斯特综合试验研究站。并于1986年10月18日至23日,就该站“七五”期间开展普定喀特斯水资源与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邀请有关单位的喀斯特专家举行了论证会。会议确认近期的研究重点应是通过水文地质条件、裂隙流与管道流的关系,以研究喀斯特含水介质的结构类型。通过水文、水化学、降水等的长期观测和现场模拟试验,建立水资源模式和水质模式,研究喀斯特地区的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关系。通过地形、气象、植被、水土保持等研究,摸索出喀斯特山区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
Select
论文
中国喀斯特洞穴发育的区域分异
张耀光
1986, 5(4): 36-46.
https://doi.org/10.11821/yj1986040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影响喀斯特洞穴发育区域分异的因素,探讨我国喀斯特洞穴发育的一些区域分异特征。
Select
论文
贵州省独山南部地区构造网络对喀斯特发育的控制
毛健全, 李景阳
1986, 5(4): 47-57.
https://doi.org/10.11821/yj1986040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贵州省独山南部喀斯特谷地、槽谷纵横交错,地下河系十分发育。本文从构造体系、构造应力场对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控制入手,着重探讨了不同期的构造应力场网络及构造节理变形网络对喀斯特地貌及喀斯特地下水网络的控制,并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探讨了二者的相关性。
Select
论文
华东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与古地理背景
林钧枢, 张耀光, 黄云麟
1986, 5(4): 58-67.
https://doi.org/10.11821/yj1986040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探讨古地理环境与喀斯特发育的关系。认为本区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的特点是:从行星风型到季风型喀斯特,具有不同强度的多期性,造成南北方喀斯特形态归并与兼容,以及南北过渡性与区域分异。
Select
论文
喀斯特地貌演化与喀斯特含水层特性
宋林华
1986, 5(4): 68-77.
https://doi.org/10.11821/yj1986040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喀斯特含水层的结构、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动力过程,探讨不同的喀斯特地貌演化阶段及其相应的喀斯特含水层特征。
Select
论文
三峽地区喀斯特洞穴及动物群
黄万波
1986, 5(4): 78-85.
https://doi.org/10.11821/yj1986040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记述了四川万县盐井沟和巫山大庙山原期夷平面上的喀斯特洞穴及其动物群。论证了山原期夷平面的剥夷时期为新第三纪;洞穴生成时期为上新世;其堆积为更新世。并对万县盐井沟动物群的时代及所属层位提出了讨论。
Select
论文
华东中部洞穴的类型与特征
黄云麟, 林钧枢, 张耀光
1986, 5(4): 86-92.
https://doi.org/10.11821/yj19860400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将华东中部地区的洞穴划为五种成因类型,并以典型洞穴为例,阐述了各类型洞穴的基本特征。同时,对本区洞穴的形态特征也作了分析。
Select
论文
中国喀斯特地貌研究进展
陈治平
1986, 5(4): 93-101.
https://doi.org/10.11821/yj19860400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按喀斯特地带性研究。喀斯特地貌分类和制图、喀斯特发育史及演变模式、洞穴学、喀斯特地貌基础理论以及应用研究等六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喀斯特地貌研究的进展。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编委审稿
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