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张镱锂, 黄劲松, 王荷生, 陈家治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南太行—中条山地区是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薄弱地区之一。本区约有种子植物1627种,隶属618属142科。通过该区种子植物各类地理成分分析及与相关地区的比较,得出:本地区植物区系具有温带区系特点,又具有温带向亚热带区系过渡性质,是华北植物区系分区南部亚区的一条重要界线。该地区存在许多古老及残遗植物,表明该区系起源古老,同时也是产生新分化的中心之一。
  • 论文
    杨金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有关资料,讨论了80年代我国人口性别比的变动特点及其省区差异,认为我国人口性别比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出生性别比的变化,最后分析了人口性别比上升对我国男性婚姻的影响。
  • 论文
    文军, 季国良, 张万程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比较Angstrom大气浑浊度系数的各种计算方法,得出了适合青藏高原地区的大气浑浊度系数的计算方法。据此利用1982年8月至1983年7月青藏高原地区部分观测站的太阳直接辐射资料计算了大气浑浊度系数,分析了它的变化特征。同时利用常规气象要素拟合得出了计算大气浑浊度系数的经验公式,计算和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大气浑浊度系数的时间和空间分布。
  • 论文
    熊运实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胜州油田开发区内水体非点污染源的土壤水文类型进行了划分,估算了各非点污染源的油类侵蚀量及其对石油入海通量的贡献。进行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非点污染源油类侵蚀的计算,确立了4个重点发生区,提出控制与管理必须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流域综合治理。
  • 论文
    郭生练, 朱英浩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和建立了一个计算蒸散发能力和饱和湿润表面蒸散发量的经验公式,并把互补相关模型应用到湖北省十六个流域,江汉平原水网区和东湖的蒸散发估计。模型的计算值同水量估计值以及蒸发的研究和计算提供了另一条简便易行的途径。
  • 报道
  • 报道
    季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周秉根、王长荣副教授主持的“黄山第四纪季风型冰缘环境研究”课题,得到英国“地球观察”(Earthwatch)1993年的资助。1993年6月4日—8月20日,地球观察选派了16位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和瑞士的志愿参加者,分四批来黄山,协同安徽师范大学四位地理工作者,对黄山第四纪古地理环境进行了综合考察。
  • 论文
  • 论文
    王银峰, 翟海国, 张继红, 袁国强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分析和研究我国各地茶叶生产情况、不同茶树种类对生态环境适宜的差异以及中国茶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茶树生态区划。此区划分为两级系统,第一级分出四个区即暖温带茶区(小叶种茶可种植区),北亚热带茶区(高品质小叶种茶适宜区),中亚热带茶区(中小叶种茶最适宜区),南亚热带、热带茶区(大叶种茶适宜区)。在一级区的基础上,又分出九个二级小区。指出了中国各个茶区的发展方向,对我国今后的茶叶生产乃至茶叶的出口创汇意义重大。
  • 论文
    熊黑钢, 刘耕年, 崔之久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空冰斗中不同发育阶段的分选环的特征和同一发育阶段分选环的差异。对各阶段的分选环进行了形态、粒度、含水量、冻胀情况、砾石分选、组构以及用木桩垂直打入地下的观测和分析。
  • 论文
    张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近30年来各季能见度≤4或10km出现时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佛山市能见度呈加速恶化的趋势。能见度的变化趋势与相对湿度关系不大,但与地面风向却有明显的关系。
  • 论文
    张步天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了一个历史地理学研究领域框架(共三层44项)。历史地理学研究领域应包括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和历史地理研究两部分,从研究实践考察,后者应包括描述历史地理学、理论历史地理学、应用历史地理学三大系列。本框架显示了历史地理学研究领域合理的层次关系。
  • 论文
    冯利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圆周方位来表示水文特征年内出现的日期,而用径向距离来表示相应的特征值,计算部分圆环面积内的密度值,绘制等密线,即得水文特征等密图。该图直观地反映了水文特征年内出现的优势中心及其相应的优势期和优势值,优势度则是它们出现的可能性大小。优势期和优势值是水文特征年内分配的一个重要特点,本文利用等密图的表示方法,揭示和分析了这一客观存在的水文现象。
  • 论文
    陈宗洵, 郑道钦, 陈朝怡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数学模型,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带性植被发展前景进行预测,给出一个指标体系,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核心区划分方案
  • 报道
  • 报道
    周成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国家遥感中心、中国科学院自然与社会发展协调局、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遥感测绘信息工程国家实验室、美国国家地理信息分析中心、中国海外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共同发起的第三届北京国际地理信息系统学术讨论会(IWGIS)于1993年8月19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
  • 论文
  • 论文
    贺大良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0年来北京地区风沙活动大幅度减少。与1980年以前的多年平均值比较1991-1992年北京地区10站平均大风日数只有34%,风沙日数为21.9%。风沙日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地面绿化后就地起沙迅速减少。但如果上风地区绿化工作不跟上,还会影响北京的风沙活动。
  • 综述
  • 综述
    朱德祥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阐述了国际河流研究的迫切性和开发的主要方式及产生的问题,对开发国际河流的主要法规和水资源的合理分配进行了分析和论证,阐明了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加强这一研究对维护我国权益,发展边疆地区经济,推动地理分支学科发展的意义。
  • 讨论
  • 讨论
    宋正海, 郭廷彬, 孟白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理学的综合研究十分发展,但仍有较大的局限性。80年代,天地生综合研究在中国崛起,它强调天地生统一,注意大尺度时间和复杂时间结构的研究,重视演进性、不可逆性的研究,可以有效地帮助(自然)地理学综合研究的发展。
  • 书评
  • 书评
    徐志康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80年代中、后期,我国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正由过去的单纯经济救济向经济开发转变。科技扶贫研究刚刚起步,迫切需要理论和宏观指导,《中国的贫困地区类型及开发》的研究及其专著的出版,是针对这一客观需要而产生的,真有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 该书是我国第一本较全面系统地反映贫困地区的专著。
  • 地理学学位论文摘要
  • 地理学学位论文摘要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报道
  • 报道
    安凤桐, 郭杨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理学叙词表的研制从1987年开始,历时六年,到1993年8月已基本完成,并录入计算机,开始试用。词表共收词约一万条,现将研制过程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