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5年, 1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5-03-1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王文悌, 秦大河, 任贾文, 王晓香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纳尔逊冰帽是南设得兰群岛的一个小冰帽,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冰帽上降水丰富,冰温较高。冰帽表面运动速度完全由冰帽表面形态和冰帽底床形态所控制,其中E剖面更为复杂。冰帽驱动应力基本小于100kPa.由V/Z~Za曲线得到在V/7为0.6~3×10-9范围内的流动参数:n约为1;B≈4.3×1010dynescm-2sec.这表明在低应力区,冰体流动更接近牛顿流体。
  • 论文
    宋林华, 房金福, 邓自民, 刘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贵州高原中部普定马官地区和云南高原边缘西畴峰丛-洼地区为试验区,研究和探讨了喀斯特洼地发育过程中的分形特性。
  • 论文
    卫林, 王辉民, 王其冬, 刘允芬, 贺庆棠, 袁嘉祖, 邵海荣, 宋从和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红松适生范围、生态习性等广泛深入调查分析基础上,依据环境因子对树木生长影响的作用规律,首先推出一个能反映红松年生长量与水热因子间关系的W-T模式,进而分析了各种可能的气候变化对红松生长量与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升高,无论降水增减,都将使红松适生范围与生长量大幅度减少。但在可预见的气候变化范围内,红松不会退出我国的东部山地。
  • 论文
    茅志昌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吴淞、高桥的大量实测资料,分析了南港河段咸潮入侵的变化特性。利用长江大通站长系列的流量资料,采用流量机率推算水质机率。南港河段每年受到盐水入侵影响,但不同水文年入侵程度相差悬殊。
  • 论文
    邓辉, 朱竞海, 李新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徐霞客游记》复原古茈碧湖原貌,以此进行古今对比研究,揭示湖泊演变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
  • 论文
    靳长兴, 周长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澜沧江源头地区的水文、气候、地貌及河流特征等实地考察后确认,澜沧江正源应为扎阿曲,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阿青乡拉赛贡玛山南面的冰川末端。
  • 论文
    李新运, 张海峰, 余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22个指标的权重,根据1990年统计数据对全省110个市(县)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利用模糊ISODATA法对各市(县)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划分为5个经济发展梯度区域,并讨论了各梯度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
  • 论文
    赵艺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糜子作物为例,分析了河曲县砖窑沟流域农地生产潜力的层次,以及影响生产潜力的主次因素等,计算了流域理想的生产潜力与实际生产潜力。通过分析计算,提出了提高农地增产潜力的途径,为提高本流域及晋西北地区农地的增产潜力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际应用范例。
  • 论文
    崔书红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探讨了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土地退化的特点、分布及其危害,提出了加强基础教育、控制人口增长、改革耕作制度、继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林业和农业等于热河谷土地退化防治对策。
  • 论文
    周定一, 吴新民, 陈晓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安徽省池州地区广大茶园分布在石灰岩所构成的丘陵及岗地这一特殊现象进行了探讨。指出:在湿润的亚热季风气候条件下,其成土作用过程仍然是纯淋溶过程和富铝化过程,而地貌条件及本区石灰岩的建造及岩性也强烈地影响了这些过程的进行,因而在广大的茶园中虽随处可见石灰岩露头,但土壤却为酸性或弱酸性的地带性土壤,符合茶树的适生条件。
  • 论文
    牟海省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认为,作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支持系统的水资源开发不能持续增长,而是有增长的极限,其理想模式为需水量的“零增长”状态。本文在论述中国水资源开发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水资源持续开发的零增长模式,阐述了水资源的人口变量等概念。
  • 论文
    朱国传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文化地理的角度分析了淮阴市与苏南地区相比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原因,指出历史上曾一度繁荣的淮阴市,因其地理环境的相对封闭性(长江阻隔和缺少海港)和过渡性,农耕经济的自给自足性,以及其它因素的配合,导致以淮阴为核心的苏北文化以传统的农业文化为主,具有封闭性、保守性和排外性,进而造成科技教育水平的低层次性。这种落后的文化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 论文
    王守春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理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虽然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和1992年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大大地增强了人们的环境意识,但是,在我国,关于地理环境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的认识仍然很不够,这是由于在本世纪中期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批判还没有得到很好地反省。关于地理环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作用的认识不够主要表现如下诸方面。在理论上,许多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彼此差异甚大,某些研究者甚至发表自相矛质的和混乱的见解,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究竟是起决定作用,还是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或者是起影响作用,直到目前仍未得到一致认识。而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忽视地理环境的作用仍然很普遍。因此,地理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无论在理论上和在国民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的实践中都有必要进一步予以探讨。
  • 论文
    谭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贵州锥状喀斯特为样本,采用数字、物理的概念和方法,论证了喀斯特小流域的基本系统发育状态、喀斯特小流域地貌形态结构及喀斯特流域基本水文地貌特性。喀斯特水文地貌场是形态标量场与水流向量场的耦合,其基本特性是建立在地貌势与水文势对称规律上的场可转换性。根据对称特性和场转换特性,可用流域最低势面的梯度场映射出喀斯特集中径流带和分水线的空间分布。其场动力效应在高速流场和低速流场具有显着差别。
  • 论文
    乐理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地分析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心控制体系,对控制体系与区划的控制技术作了分析和比较,详细地讨论了控制体系的内容及其构成,并对控制体系中主要指标确定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对控规及其控制体系不足的观点和建议。
  • 论文
    徐莹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探讨如何将GIS技术应用于工业选址工作。在分析研究了工业选址用地条件的基础上,研制了工业选址用地条件地理信息系统(ILGIS)并着重探讨对影响工业选址用地条件的因素的定量分析研究。最终对工业用地条件作一适宜性评价。文章最后以南京地区为例做了一实例研究。
  • 论文
    杨成韫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的特点,并利用日本地球资源卫星(JRKS-1)SAK数据进行了去斑点噪声,几何精校正,地形起伏的辐射影响校正,以及边缘增强等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形要素的图像目视解释、区域地貌形态与流域特征的分析等工作。
  • 论文
    叶光前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全面地分析了江苏省农业资源的现状与开发潜力,探讨了江苏省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分区的原则、依据、指标与方法体系。然后,选择类型法、PCA法与叠置法,对江苏省进行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分区。
  • 论文
    马劲松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时态表达与分析功能的缺陷,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的基于矢量多边形系统的空间时态网状数据库模型,对版本进化和新生实体的不同空间时态变化类型提供了多种时态更新算法,并开发了两个系列的空间时态查询语言。
  • 论文
    王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历史时期海面变化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对海塘兴工资料,潮定资料的统计分析和方志史料、考古资料的考证,结合对沉积地层的测试分析,探明了2000年来海面的多次波动。
  • 论文
    刘关山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阐明江苏省国际旅游业发展背景、产业基础、产业特点的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国际旅游业发展趋势预测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预测,最后确定江苏国际旅游业战略目标和具体开发措施。本文尝试建立江苏国际旅游产业体系,具有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 论文
    冯雪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把青藏高原放在全球之中去研究──青藏研究项目中期评估国家科委委托中国科学院聘请以李廷栋院士为组长的评估专家组,对国家攀登计划A85-29“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生态系统研究”项目进行中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