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 详细信息

民国时期东北地区克山病流行的时空特征与环境因素
龚胜生, 刘晓峥, 贾珂
地理研究, 2022, 41(3): 830-850.   DOI: 10.11821/dlyj020210407

年份 流行地 克山病流行季节 县数
(个)
面积
(km2)
克山病流行情况摘要(出处)
N/A
1912 延吉县 1 1 6794 梨树沟等地发生克山病,病数十人,死28人(《龙井县卫生志》,内部刊行,1990年,页6)
1913 拜泉县 1 1 4565 拥政村发生克山病,患者四肢发凉,呕吐,吐黄水,死亡很快(《拜泉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页516)
1915 通北县 1 1 3 10972 腰孙屯发生克山病,头晕心痛,口吐黄水,朝发夕死,称“快当病” (《北安县志》,内部刊行,1993年,页11)
德都局 1 贾大房子屯首次发生克山病,死100多人(《德都县志》,黄山书社,1994年,页4)
兴京县 1 克山病流行,火石地区死80余人(《新宾满族自治县志》,辽宁古籍出版社,1993年,页14;《抚顺市卫生志(1905-1985)》,内部刊行,1989年,页82)
1918 克山县 1 2 11247 克山病流行,仅刘大柜屯即死亡100余人(《克山县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页8、710)
辉南县 1 克山病流行,俗称“羊毛疔”,抚民大北岔屯仅20几户死亡30多人(《辉南县志》, 内部刊行,1989年,页460、397)
1919 龙镇县 1 2 16296 克山病流行,妇女染疫,一昼夜即行死亡 (《北安县志》,内部刊行,页11)
通北县 1
1920 克山县 1 2 14441 口吐黄水死,28井419户逃走116户,死825人,女人占60%以上《克山县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页8)
拜泉县 1 西部草原各村病153人,死90多人;东部胡家炉屯人全部死亡 (《明水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页620)
1922 拜泉县 1 1 4565 头目晕眩,呕吐黄水,半日即行毙命,死30余人,贫寒住户为多 (《盛京时报》1923年1月14日,第5版)
1923 讷河县 1 3 21994 克山病流行,延及次年 (《讷河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页550)
克山县 1 克山病流行,初得则头目眩晕,继以呕吐黄水,越日即死,妇女尤甚 (《盛京时报》1923年2月14日第5版;《克山县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页710)
拜泉县 1 克山病流行,初则头目晕眩,呕吐黄水,一半日内即行毙命 (《盛京时报》1923年1月14日第5版)
1926 桦甸县 1 1 11009 桦兴舞台伶人中秋节后一日演剧,口吐黄水,如此者一夜,竟而身死 (《盛京时报》1926年10年3日第5版)
年份 流行地 克山病流行季节 县数
(个)
面积
(km2)
克山病流行情况摘要(出处)
N/A
1927 同宾县 1 4 24795 入春以来,男妇往往于高谈之中气闭而亡,口吐黄水,头眩咳嗽 (《盛京时报》1927年3月23日第5版)
德都县 1 克山病流行,死亡20余人 (《德都县志》,黄山书社,1994年,页888)
五常县 1 初患头疼咳嗽,继则有呕清水或黄水者,势甚剧烈 (《盛京时报》1927年4月13日第5版)
岫岩县 1 入春以来,人民多感瘟症,此症之来,每不欲言医治,不到三五日毙 (《盛京时报》1927年03年25日第5版)
1928 辽阳县 1 2 7538 初则头痛眼花,继则有呕吐清水、黄水者,势甚剧烈 (《盛京时报》1928年2月28日第5版)
抚顺县 1 初则腰腿头痛,眼花昏迷,继则有呕吐清水、吐黄水者,势甚剧烈 (《盛京时报》1928年3月6日第5版)
1929 克山县 1 1 9877 入春以来,发生时疫,初则头晕目眩,继而吐泻成痢 (《盛京时报》1929年7月2日第7版)
1930 海伦县 1 3 14398 叶家(窝棚)屯(现红光农场)克山病大流行,死亡惨重 (《海伦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页628)
绥棱县 1 温家油坊屯(今第二良种场)大流行,多数死亡,少数幸存者逃往他乡(《绥棱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页421)
敦化县 1 马号、小牡丹等地死300余人,贤儒福民屯30余户死亡30余人(《敦化市志》,新华出版社,1991年,页529)
1931 安达县 1 1 5589 万宝山地区108人患病,死亡102人 (《安达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815)
1932 木兰县 1 1 2222 克山病流行,福民屯3天内死去16名妇女 (《木兰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页545)
1933 克山县 1 1 9877 泰安镇驿工夫中疫病流行,解剖尸体未证实为鼠疫,当为克山病(《盛京时报》1933年11月15日第4版)
1934 木兰县 1 2 7623 民胜村六面井屯急性克山病发作,有7名妇女死亡 (《木兰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页545)
珲春县 1 克山病死亡率超过60% (民国《珲春县乡土志》,凤凰出版社,2006年,818页)
1935 克山县 1 9 66250 县境发现疑似百斯笃,第二〇九号村落死者6人,西清镇死者13人(《盛京时报》1935年11月23日第4版)黑省克山一带,现发生一种奇疫,自11月21日起,已知死40人,但实际尚不止此……染者四日内辄死,女子尤易感受(《申报》1935年12月04日第7版)……张云圃屯286人死73人,11、12两个月死亡57人,占全村人口26%(《克山县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页710)
年份 流行地 克山病流行季节 县数
(个)
面积
(km2)
克山病流行情况摘要(出处)
N/A
1935 绥棱县 1 9 66250 双泉镇100余人患病,幸存者无几(《绥棱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页11)
永吉县 1 急性克山病暴发,死亡上千人(《吉林市简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页519)
桦甸县 1 红石砬子龙王庙屯103人,发病46人,死亡40人(《桦甸县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页725)
德都县 1 克山、德都发生克山病(误为百斯笃),克山县二〇九号、二六六号两村连日死亡者为数不少,德都县亦有患该病者二名(《盛京时报》1935年11月25日第2版)
富裕县 1 各县发生“类似百斯笃症”(实为克山病):克山县37人,依安县19人,通北县10人,拜泉县14人,德都县8人,富裕县7人,共计107人。尚有蔓延之兆(《盛京时报》1935年12月5日第11版)
通北县 1
拜泉县 1
依安县 1
1936 龙江县 1 9 48843 克山病以极快速度漫延于6个村,38个自然屯(《龙江县志》,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1年,页638)
方正县 1 克山病首次流行,以后每年时有发生,并造成死亡(《方正县志》,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年,页607)
富裕县 1 富裕县发生奇病,患者3名死亡。龙江省内之各县共计28名,其中克山县5名复活,残余已死亡。23日,滨江省安达县亦有6名发生,2名死亡(《盛京时报》1936年11月26日第11版)
安达县 1
克山县 1
克东县 1 北保刘凤村屯共有4名少女罹此奇疾,头痛、胸膈、发烧,一两日即行死亡(《盛京时报》1936年11月7日第11版)
抚松县 1 克山病大流行,仅万良村就有50余人死亡(《抚松县志》,中华书局,1994年,页987)
辉南县 1 抚民屯、石道河、小金川、大椅山等地发生急型克山病(《辉南县志》,内部出版,1989年,页463)
柳河县 1 大甸子村克山病流行,100多户人家死亡200余人(《柳河县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页15)
1937 龙江县 1 3 18420 东三里岗子(今后海格)妇女吐黄水死亡70多人(《龙沙区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页800)
伊通县 1 地局子苇塘沟屯发生克山病,32名妇女死亡(《伊通县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页856)
辉南县 1 抚民屯急型克山病流行(《辉南县志》,内部刊行,1989年,页397)
1938 德都县 1 1 9877 克山病流行,向阳屯一个月内死42人(《德都县志》,黄山书社,1994年,页888)
年份 流行地 克山病流行季节 县数
(个)
面积
(km2)
克山病流行情况摘要(出处)
N/A
1939 五常县 1 4 24428 克山病流行,冲河镇张家湾屯3年死掉1300余人(《五常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页756)
珠河县 1 克山病流行,庆阳、亮河、新光、亚布力等地死25400多人(《尚志县志》,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年,页419)
新宾县 1 火石地区发病80余人,死亡50余人(《新宾满族自治县志》,辽宁古籍出版社, 1993年,页17)
抚顺县 1 发生80人,死亡50余人,有一家22口死去18口(《抚顺市卫生志(1905-1985)》,内部刊行,1989年,页82)
1940 海伦县 1 7 42229 是年,海伦、绥棱、安达、庆安、明水等县克山病流行(《绥化地区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页1282)
绥棱县 1
安达县 1
庆安县 1
明水县 1
讷河县 1 克山病流行,永兴屯死者过半(《讷河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页550)
桦甸县 1 克山病盛行,龙王庙屯死亡32人(《桦甸县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页16)
1941 德都县 1 6 63851 五井子屯150多口人死亡46口,有全家死绝者,户口减半(《德都县志》,黄山书社,1994年,页888)
克山县 1 克山病流行,延及次年春(《克山县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页710)
奇克县 1 克山病流行,北振村(移民新建村)发病40余人,死亡率75%左右(《逊克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页546)
通河县 1 克山病流行,当地称为“快当行”(《通河县志》,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年,页462)
桦甸县 1 二道甸子新发屯克山病暴发,死亡44人(《桦甸县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页725)
抚松县 1 克山病流行,延续到1943年春 (《抚松县志》中华书局,1994年,页8881)
1942 克山县 1 7 38544 心脏肥大,呼吸困难之克山病,今年又于北安省克山县极形猖獗……克山病,即克山县地方之风土病。(伪)满洲国内虽兴安北省、热河省、通化省等亦有该病之发生,惟无如克山地方者猖獗(《盛京时报》1942年6月27日第2版)
伊通县 1 四间房屯人染病死者近百,波及土顶乡老泉眼、齐瓦房一带村屯(《双阳县志》,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2年,页685)
延吉县 1 平顶村发病100余人,死70余人;泉水屯13户有11户妇女有死者(《龙井县卫生志》,内部刊行,1985年,页130、118)
年份 流行地 克山病流行季节 县数
(个)
面积
(km2)
克山病流行情况摘要(出处)
N/A
1942 汪清县 1 7 38544 克山病大流行,死者甚众(《汪清县卫生志(1890-1985)》,内部出版,1988年,页123)
濛江县 1 克山病流行,那尔轰死亡445人,朝阳村198户,324人死亡(《靖宇县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页7)
喀喇沁 1 克山病流行,死亡200余人(《内蒙古大事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页355)
抚松县 1 (1941年)克山病流行,延续到1943年春(《抚松县志》中华书局,1994年,页8881)
1943 讷河县 1 10 53529 万增屯(今老莱镇晨光村)全屯共30户,死绝5户,19户成光棍户(《讷河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页550)
德都县 1 龙镇、增产、开发3个屯有患者720人,死亡635人(《德都县志》,黄山书社,1994年,页883)
木兰县 1 克山病流行,满天福民屯不到一个月死20名妇女,10多名男人(《木兰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页545)
安达县 1 卢家屯10户居民均发,家破人亡,任民镇一户20多口人全部死亡(《安达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815)
濛江县 1 榆树川、富阳等屯100余户500多人发病,天天死人,一天多达9人(《靖宇县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页7)
和龙县 1 德化牛腹洞屯30户死亡108人,勇化8个自然屯有3个死无人烟(《和龙县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页620、526)
安图县 1 克山病流行,延及次年春,死亡2000余人(《安图县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页15、页593)
抚松县 1 1 明水村死亡100多人,乱泥沟子村170多人死剩2人(《抚松县志》,中华书局,1994年,页8881)
柳河县 1 安口镇向阳、凉水河子等村屯110人发病,死亡80人(《柳河县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页610)
通化市 1 来通化后,见抚松县与通化县有多数发生克山病之势(《盛京时报》1943年1月13日第5版)
年份 流行地 克山病流行季节 县数
(个)
面积
(km2)
克山病流行情况摘要(出处)
N/A
1944 德都县 1 8 39842 东升屯(今建国村)全屯13户,死亡15人(《德都县志》,黄山书社,1994年,页888)
拜泉县 1 国富乡4个村16个自然屯发病238人,死亡187人(《拜泉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页516)
尚志县 1 克山病蔓延(《尚志县志》,展望出版社,1990年,页17)
舒兰县 1 上营乡二合村56户人家死亡31人(《吉林市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页122)
额穆县 1 松甸子乡前河村发病470人,死亡62人(《吉林市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页122)
和龙县 1 牛腹洞全村108人死亡(《和龙县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页620)
东丰县 1 那丹伯村一个自然屯发病300余人,死亡30人(《东丰县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页569)
安图县 1 上年克山病流行,延及是年春,死亡2000余人(《安图县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页15、页593)
1945 延吉县 1 2 14513 发病300余人,死亡200余人(《龙井县卫生志》,内部刊行,1990年,页118,119,130)
汪清县 1 罗子沟内河屯50户人家,死亡8人(《汪清县卫生志(1890-1985)》,内部刊行,1988年,页14)
1946 瑷珲县 1 3 40688 松树沟区原伪满“开拓民”村屯,死亡近1000人(《逊克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页16)
通化县 1 克山病大流行,死者不计其数(《通化县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页772)
本溪县 1 克山病流行,文治沟村10余人发病(《本溪卫生志》,内部刊行,1990年,页169)
1947 铁骊局 1 8 44588 克山病流行,145人发病,12人死亡(《铁力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页10)
延吉县 1 发生克山病28人,死亡27人(《龙井县卫生志》,内部刊行,1985年,页9,124,130)
额穆县 1 太平村火棚沟、烟筒砬子、东沟等地暴发急性克山病,死亡200余人(《吉林市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页122)
敦化县 1 冬,克山病流行,延及次年春,发病3894人,死亡2439人(《吉林省卫生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124)
汪清县 1 冬,克山病流行,蛤蟆塘上村、西阳发病112人,死亡70人(《汪清县卫生志(1890-1985)》,内部刊行,1988年,页14—15)
年份 流行地 克山病流行季节 县数
(个)
面积
(km2)
克山病流行情况摘要(出处)
N/A
1947 安图县 1 8 44588 冬,克山病流行,延及次年春,发病3070余人,死亡3000余人(《安图县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页593)
抚松县 1 冬,克山病流行,延及次年春,城区和万良区死亡300多人(《抚松县志》,中华书局,1994年,页8881)
辉南县 1 冬,克山病流行,延及次年春(《辉南县志》,内部刊行,1989年,页397)
1948 孙吴县 1 6 56218 冬,克山病大流行,延及次年春(《孙吴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页16)
延吉县 1 全县发生急型克山病300余人,死亡200余人(《龙井县卫生志》,内部刊行,1985年,页123)
敦化县 1 上年冬克山病流行,延及是年春(《吉林省卫生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124)
安图县 1 全县近2年患急型克山病3700人,死亡3000人(《安图县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页17)
抚松县 1 上年冬克山病流行,延及是年春(《抚松县志》,中华书局,1994年,页8881)
辉南县 1 上年冬克山病流行,延及是年春(《辉南县志》,内部刊行,1989年,页397)
1949 瑷珲县 1 3 35989 克山病流行。上半年死于克山病的占全县死亡人数的56.4%(《爱辉县志》,北方文物杂志社,1986年,页36)
梨树县 1 克山病流行,死亡10余人(《东辽县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页501)
孙吴县 1 上年冬克山病流行,延及是年春(《孙吴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页16)
无确切
年份
青冈县 1 4 27559 地方病主要有克山病、地甲病、布病、大骨节病和氟中毒(《青冈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页426)
虎林县 1 解放前死于类似克山病者颇多,但克山病最早起于何时无资料可考(《虎林县志》,中国人事出版社,1992年,页730)
东丰县 1 解放前曾有几次克山病大流行(《东丰县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页569)
嫩江县 1 伊拉哈、海江、前进、临江、长福、新胜、联兴、科洛、塔溪、霍龙门、麦海、座虎滩和卧都河等地为克山病病区(《嫩江县志》,三环出版社,1992年,页595)
总计 20 3 0 72 28 121 781615
附表 1912—1949年民国时期东北地区克山病流行范围一览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