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尾闾湖泊湿地作为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下游绿洲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涵养水源、遏制土壤沙化、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局地小气候等功能[1 ,2 ] ,对维持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内陆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上游用水不断增加,致使下游河道长期断流,尾闾湖泊湿地萎缩、干涸,成为沙尘暴源头[3 ,4 ] 。为拯救脆弱的生态环境,各内陆河流域相继开展了综合治理工程,其中修复退化的尾闾湖泊湿地为其重要的治理目标[5 -9 ] 。因此,查明尾闾湖泊湿地恢复进程能够为管理者合理规划湿地修复方案、推进湿地恢复进展以及完善治理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东居延海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于1992年彻底干涸。目前,黑河流域向下游生态输水工程已经实施了近15年,下游生态环境明显好转[10 ] ,东居延海重现水面。该湖泊湿地的恢复情况及其与生态输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相关研究已开展很多,如湿地功能及价值评价[11 ,12 ] 、最佳湖泊规模和相应生态需水量[13 ] 、水位变动的驱动因素等[14 ,15 ] 。然而,无论对于科学评估生态输水效果,还是确定适宜的湿地恢复目标,生态输水管理者迫切需要更为详细的湿地动态变化信息及成因分析。湿地范围是湿地的重要属性之一,长序列的湿地范围信息可以利用遥感影像获得,能够直观地反映湿地的恢复进展[16 -20 ] 。比值阈值法是遥感解译湖泊湿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1 -25 ] ,其利用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中的波谱特征差异,通过波段比值突出目标地物。本文利用Landsat卫星数据,采用比值阈值方法,解译获得2000-2015年东居延海湿地(包括裸水水面和湖中植被)范围的高精度月尺度长序列信息;分析生态输水以来东居延海湿地恢复进程和年内变化节律,为科学评价生态输水效果及优化配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东居延海地处101°12′E~101°19′E、42°10′N~42°20′N(图1 ),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额济纳旗终年受蒙古气团控制,属大陆性干旱气候[26 ] ,该地区光热充足、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干燥多风、灾害性气候频繁,是典型的极端干旱区。据1961-2015年额济纳旗的气象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4.5 mm,多年平均气温为9.1 ℃,多年平均参考蒸发量为1444 mm[27 ,28 ] 。1927年中瑞考察队测量的东居延海水域面积超过30 km2 ,1958年航片测算水面为35.5 km2[29 ] 。20世纪60年代以来,黑河上、中游工农业用水量大量增加,不断引水筑坝,大幅减少下游径流量,导致河道断流日数不断增加,尾闾湖泊不断萎缩,至1992年彻底干涸,成为沙尘暴源头[30 ] 。为拯救东居延海脆弱的生态环境,国家于2000年启动《黑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31 ] ,2002年生态输水进入东居延海。东居延海从西南进水,主要由黑河下游分支东河补给,进水时间及水量受人工控制,在4-5月和7-11月之间进水。
图1 东居延海地理位置
Fig.1 Location of the East Juyan Lake
2.2 数据来源
2.2.1 遥感数据 (1)Landsat卫星数据。选择Landsat卫星所携带传感器TM、ETM及OLI获得的卫星遥感数据。Landsat卫星时间分辨率为16天,空间分辨率为30 m。研究区位于行列号为134/031或者133/031影像范围内。具体数据包括:2000-2015年每年12月至次年3月为结冰期,选1月份1景;4-11月逐月取1景,共137景遥感影像;包括68景Landsat-5/TM,45景Landsat-7/ETM,24景Landsat-8/OLI。影像数据来自网站(http://glovis.usgs.gov/)。所选影像在研究区域无云覆盖,地物清晰可见。
(2)高分辨率影像。高分辨率影像的目视解译结果作为检验Landsat卫星影像解译湿地面积精度的标准,采用的高分影像包括:2006年6月13日的QuickBird影像、2010年5月9日和2013年4月19日的WorldView影像;空间分辨率为0.5~1 m。
2.2.2 入湖径流数据 东河2002-2015年进入东居延海的日径流量数据由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乌海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提供。
2.3 湿地解译和面积确定
本文定义东居延海湿地是指由裸水水域和挺水植物覆盖的区域,湿地周围有裸地、盐碱地及岸生植物(图1 )。利用地物波段比值特征,分别提取水体和挺水植物。地物波谱特征具有空间和时间效应,随时间和地点不同产生变化[32 ] 。因此,需构建研究区不同时段的地物波谱曲线(图2 ),各类地物的波谱特性为:
(1)Landsat-8/OLI影像中(图2 a、图2 b):水体亮度值:OLI2>OLI5>OLI6>OLI7;挺水植物亮度值:OLI5>OLI6>OLI2>OLI7;岸生植物亮度值:OLI5>OLI6>OLI7>OLI2;盐碱地亮度值:OLI6>OLI5>OLI7>OLI2;裸地亮度值:OLI6>OLI7>OLI5>OLI2。
图2 东居延海地物波谱曲线
Fig.2 Spectral curves of the East Juyan Lake
(2)Landsat-5/TM影像中(图2 c、图2 d):水体亮度值:TM1>TM4>TM5>TM7;挺水植物亮度值:TM4>TM5>TM1>TM7;岸生植物亮度值:TM5>TM4>TM1>TM7或TM4>TM5>TM1>TM7;盐碱地亮度值:TM5>TM1>TM7>TM4;裸地亮度值:TM5>TM1>TM7>TM4。
(3)Landsat-7/ETM与Landsat-5/TM数据的光谱特性一致,因此,各地物波谱特性相同,不赘述。
根据上述不同地物的波谱特性分析,确定所提取的地物(水体与挺水植物)的比值波段和阈值范围(表1 ),以此分别提取水体和挺水植物,两者覆盖范围就是东居延海湿地。Landsat-7/ETM数据因仪器故障导致遥感影像具有条带。对此,在研究区无条带部分采用比值阈值法解译,有条带部分则根据前后期Landsat-5/TM的影像插值获得。
下文中各年度湿地面积和挺水植物面积均指该年内最大覆盖范围时的面积;湿地面积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以多年平均湿地面积的变化来统计分析。由于云覆盖问题,研究时段内存在7个月份影像缺失,这些月份的湿地面积为该月相邻两月湿地面积的平均值。
3 结果分析
3.1 湿地面积解译精度
2010年Landsat影像与高分辨率影像时间一致,解译的湿地面积比高分影像目视面积大1.49 km2 ,误差为2.81%。2013年Landsat影像的成像时间比高分辨率影像早3天,解译湿地面积比目视面积小0.51 km2 ,误差为0.98%。2006年Landsat影像湿地面积比目视面积小0.27 km2 ,误差为0.77%(表2 )。不同时期3组影像湿地解译面积的误差均小于3%,即湿地面积精度大于97%,解译结果可靠。
3.2 湿地逐年恢复进程
生态输水实施以来,东居延海湿地面积呈整体增长趋势(图3 )。湿地恢复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① 湿地面积恢复。2002年生态输水开始进入东居延海,湿地从无到有,湿地面积恢复至30 km2 。② 湿地面积迅速扩张。2002-2009年湿地面积以3.7 km2 /年的速度不断增大;其中2004年、2006年以及2009年湿地面积增幅超过10 km2 。至2004年湿地面积已扩张至44 km2 ,远超过1958年航测水平;2006年湿地面积突破50 km2 ;2009年湿地面积达到历年最大值(60 km2 ),相比湿地恢复初期(2002年),湿地面积扩大了近1倍。③ 湿地面积趋稳。2010-2015年湿地面积整体增长速度为0.38 km2 /年,湿地面积维持在55 km2 左右。2010年湿地面积略有回落,比2009年减少了1/10,2010年以后湿地面积年际变幅的平均值为4.4 km2 ,湿地面积最大时为60 km2 ,最小为52 km2 。
图3 2000-2015年湿地面积、裸水水面面积以及挺水植物面积逐年变化
Fig.3 Interannual area changes from 2000 to 2015 of wetland, pure water body and water vegetation
在湿地恢复的不同阶段,湿地的裸水水面和挺水植物面积比例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图3 )。2009年以前湿地面积呈迅速增长趋势,其组成以裸水水面为主,占比为94%以上,水面面积增长速度为3.2 km2 /年;挺水植物面积由1 km2 (2002年)增至10 km2 (2009年),其增长速度为1.5 km2 /年。2010年以后湿地面积变化趋稳,裸水水位面积减少,其中2013年较2010年减少近1/3;挺水植物面积则呈增长态势,年均增速0.5 km2 /年,其占湿地面积比例达15%以上,2015年挺水植物面积均值已达9 km2 左右。
图4 为东居延海湿地空间分布的年际变化过程。2002-2009年湿地边界不断向外扩张,其中2005年之前主要是南侧湿地边界的扩张,2006年后湿地东西两侧边界扩张更为明显;2010年之后湿地边界总体不变,仅在南和东西方向发生小范围变化。除湖中岛屿外,挺水植物主要在湿地近岸水浅处生长,2005年之前挺水植物零星分布;2006-2007年湿地东西两侧挺水植物开始茂盛;2008-2009年挺水植物朝湿地南北侧逐渐扩张;2010年以后挺水植物分布范围仍持续扩大,其中挺水植物在湿地北侧仅沿岸生长,相比之下,湿地东西两侧和南侧挺水植物的增长尤为明显。
图4 2002-2015年湿地、挺水植物空间分布变化
Fig.4 Spatial changes of wetland and water vegetation from 2002 to 2015
3.3 湿地的季节性变化规律
湿地恢复初期东居延海季节性有水,如2003年6-8月份湿地短暂干涸(图5 )。2004年以后东居延海常年有水,年内湿地面积的变化幅度为5~25 km2 ,其中2010-2015年的年内湿地面积的平均变化幅度(14 km2 )较2009年以前的年内湿地面积的平均变化幅度(17 km2 )减小了约1/5;而裸水位面积的年内变化幅度在湿地恢复不同阶段的变化更为明显,2004-2009年年内平均变化幅度达25km2 ,是2010年以后年内裸水位面积平均变幅(11 km2 )的2倍以上,2010-2015年裸水位面积的年内变化幅度较前一阶段明显减小。
图5 2000-2015年湿地、挺水植物及裸水水面面积逐月变化
Fig.5 Monthly area changes of wetland, pure water body and water vegetation from 2000 to 2015
2003年以前湿地面积受入湖水量影响大,尚未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特征。2004年以后,湿地面积的季节性变化具有规律性(图6 ),4月份以后湿地面积开始缩小,至7-8月份达到年内最小;9月份以后湿地面积增大,10-11月份达年内最大值;结冰期湿地面积维持稳定。对比年内最大和最小湿地范围(图4 ),年内变化过程与年际变化过程相似,主要是湿地边界向南和向东西方向的扩张;湿地常年蓄水以来年内湿地范围变化最小的是2005年、2008年和2015年,而2004年、2006年和2009年湿地的年内变化最为显著。
图6 2004-2015年湿地面积年内变化
Fig.6 Seasonal wetland area changes from 2004 to 2015
裸水水位面积与挺水植物面积的年内变化此消彼长,水位面积7-8月为最小,10-11月为最大,挺水植物面积从4月开始明显增长,至6-9月达到年内峰值。
图7 湿地面积变化与入湖水量的关系
Fig.7 Relationship between wetland area changes and inflow recharge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东居延海湿地恢复进程与进入东居延海的水量及时间密切相关,这不仅表现在湿地面积的年内变化对不同季节入湖水量的响应不同,也体现在湿地面积对入湖水量响应敏感性的年际差异上,总体来说,湿地面积对入湖径流的响应关系呈非线性变化。
从年内变化来看,湿地面积在进水期间明显增加,特别在9-11月生态输水期间,随着径流入湖,湿地面积增势显著;停止进水后,非结冰期间湿地面积则稳定下降(图7 )。2002-2015年4-8月(入湖水量总量为25495万m3 )和9-11月(入湖水量总量为46686万m3 )进水后,湿地面积的平均增长量分别为6.3 km2 和11.2 km2 左右。虽然湿地面积在径流入湖后明显增加,但是受持续的蒸发作用消耗,整体来说湿地面积在4-8月平均减小了1.7 km2 左右,在9-11月则平均增加了4.3 km2 左右。这说明湿地面积的增量主要由入湖水量大小决定,但湿地面积的大小却受到蒸发消耗的影响,夏季蒸发强度远大于秋季,使得夏季进水更多地被消耗,而秋季进水更多地被湿地所储存。湿地面积的年内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规律性,湖水冻结前的湿地范围直接决定着次年湿地面积的大小,这表明秋季入湖水量对全年湿地面积的作用更明显。
随着生态输水的持续实施,东居延海湿地面积年际变化态势显示,湿地面积对入湖径流的响应与其规模密切相关。2002-2009年,湿地面积随着径流入湖迅速扩张,对入湖水量及时间响应非常敏感,如2008年(1102万m3 )相比于2007年(5830万m3 )上游入湖水量陡降4/5,2008年湿地面积减少了6 km2 ,较2007年缩小了11.3%;而2009年上游入湖水量回升至5013万m3 ,该年湿地面积增至近60 km2 ,比2008年扩大了1/4。湿地在2010-2015年期间,面积维持在55 km2 左右,该阶段年均入湖水量(6043万m3 )较前一阶段(4490万m3 )明显增加,尤其是9-11月入湖水量共增加了4310万m3 ,但是2010年以后湿地面积的年际变化很小,整体增长速度仅为0.38 km2 /年,总体来说,现行的入湖水量只能维持湿地规模,对面积增加已无显著效应;此外,在此湿地规模下,湿地的年内变化范围也明显缩小,尤其是湿地的裸水面部分。这就表明湖盆形状也是决定湿地面积对入湖径流响应敏感程度的直接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随着东居延海进水,挺水植物面积及空间变化特征显示,挺水植物多生长在湿地近岸处,挺水植物面积受年内水淹范围涨落影响很大,当水位退落时,挺水植物面积一般达到年内最大值。在湿地面积不断扩大的阶段,挺水植物面积逐年增大;湿地面积达到较大规模后由于湿地及裸水面的年内变幅减小,挺水植物面积增速也减缓。由此说明,年内维持水淹范围一定的涨落幅度,有助于增强湿地挺水植物的扩张。挺水植物是维持湿地功能和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东居延海湿地面积变化主要受控于入湖水量、湿地蒸发和湖盆形状。因此,正确描述湿地面积动态变化需要建立湿地面积和入湖水量、蒸发及湖盆形状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湿地规模对挺水植物生长的影响提出优化配水方案和最佳湿地规划。
4.2 结论
自2002年黑河下游生态输水进入东居延海以来,湿地面积和挺水植物面积均呈增长趋势。截至2015年,湿地面积已达到54 km2 ,其中挺水植物面积达9 km2 左右,占湿地面积的15%以上。东居延海湿地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湿地面积10-11月最大,7-8月最小,但挺水植物面积一般在水位退落时达到年内最大值。湿地面积变化主要受控于入湖水量、湿地蒸发和湖盆形状。为了进一步获取湿地面积动态变化规律,需要在查明东居延海湖盆形状的基础上,建立湿地面积与入湖水量、蒸发及湖盆形状之间的定量关系。
本文表明,生态输水的实施对东居延海湿地和湖中植物的恢复和扩张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湿地面积达到较大规模后,现行的入湖水量只能维持湿地规模,对面积增加已无显著效果。优化生态输水调度对于维持黑河下游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确保流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至关重要。制定生态输水规划应首先认真研究能够维持湿地正常生态功能的适宜湿地面积大小,在满足湿地最小生态需水量的前提下,基于湿地面积的年际与年内变化对入湖径流的响应特征,调整生态输水水量和调水时间。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文献选项
[1]
Adeel Z , Safriel U , Niemeijer D , et al.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 Desertification Synthesis. Washington,
DC: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 2005 .
[本文引用: 1]
[2]
Adeel Z , Safriel U , Niemeijer D , et al.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 Wetlands and Water Synthesis. Washington,
DC: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 2005 .
[本文引用: 1]
[3]
姚正毅 , 王涛 , 杨经培 , 等 . 阿拉善高原频发沙尘暴因素分析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8 , 22 (9 ): 54 -61 .
[本文引用: 1]
[Yao Zhengyi , Wang Tao , Yang Jingpei , et al. Analysis on frequently occurrence of dust storm in the Alxa Plateau
.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 2008 , 22 (9 ): 54 -61 .]
[本文引用: 1]
[4]
颉耀文 , 汪桂生 . 黑河流域历史时期水资源利用空间格局重建
. 地理研究 , 2014 , 33 (10 ): 1977 -1991 .
[本文引用: 1]
[Xie Yaowen , Wang Guisheng .Reconstruction of historic spatial pattern for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
. Geographical Research , 2014 , 33 (10 ): 1977 -1991 .]
[本文引用: 1]
[5]
汤奇成 , 张捷斌 . 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 地理科学进展 , 2001 , 20 (3 ): 227 -233 .
[本文引用: 1]
[Tang Qicheng , Zhang Jiebin .Water resources and eco-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the arid regions in northwest of China
. Progress in Geography , 2001 , 20 (3 ): 227 -233 .]
[本文引用: 1]
[6]
Zhao Y , Wei Y P , Li S B , et al. Downstream ecosystem responses to middle reach regulation of river discharge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 China
.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 2016 , 20 : 4469 -4481 .
[7]
席海洋 , 冯起 , 司建华 . 实施分水方案后对黑河下游地下水影响的分析
. 干旱区地理 , 2007 , 30 (4 ): 487 -495 .
[Xi Haiyang , Feng Qi , Si Jianhua .Influence of water transport project on groundwater level at lower reaches of Heihe River
. Arid Land Geography , 2007 , 30 (4 ): 487 -495 .]
[8]
郭铌 , 梁芸 , 王小平 . 黑河调水对下游生态环境恢复效果的卫星遥感监测分析
. 中国沙漠 , 2004 , 24 (6 ): 740 -744 .
[Guo Ni , Liang Yun , Wang Xiaoping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n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recovery in lower reaches of Heihe River due to re-distributing runoff
.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 2004 , 24 (6 ): 740 -744 .]
[9]
阿布都米吉提⋅阿布力克木 , 阿里木江⋅卡斯木 , 艾里西尔⋅库尔班 , 等 . 基于多源空间数据的塔里木河下游湖泊变化研究
. 地理研究 , 2016 , 35 (11 ): 2071 -2090 .
[本文引用: 1]
[Ablekim Abdimijit , Kasimu Alimujiang , Kurban Alishir , et al. Evolution of small lakes in lower reaches of Tarim River based on multi-source spatial data
. Geographical Research , 2016 , 35 (11 ): 2071 -2090 .]
[本文引用: 1]
[10]
张一驰 , 于静洁 , 乔茂云 , 等 . 黑河流域生态输水对下游植被变化影响研究
. 水利学报 , 2011 , 42 (7 ): 757 -765 .
[本文引用: 1]
[Zhang Yichi , Yu Jingjie , Qiao Maoyun , et al. Effects of eco-water transfer on changes of vegetation in the lower Heihe River Basin
.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 2011 , 42 (7 ): 757 -765 .]
[本文引用: 1]
[11]
任娟 , 肖洪浪 , 王勇 , 等 . 居延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
. 中国沙漠 , 2012 , 32 (3 ): 852 -856 .
[本文引用: 1]
[Ren Juan , Xiao Honglang , Wang Yong , et al.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of Juyan Lake wetland
.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 2012 , 32 (3 ): 852 -856 .]
[本文引用: 1]
[12]
管新建 , 齐雪艳 , 吴泽宁 , 等 . 东居延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能值分析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2 , 19 (5 ): 253 -261 .
[本文引用: 1]
[Guan Xinjian , Qi Xueyan , Wu Zening , et al. Analysis on energy value of service function of East Juyan Lake Wetland ecosystem
.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 2012 , 19 (5 ): 253 -261 .]
[本文引用: 1]
[13]
Si J H , Feng Q , Yu T F , et al. Inland river terminal lake preservation: Determining basin scale and the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
.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 2015 , 73 (7 ): 3327 -3334 .
[本文引用: 1]
[14]
Xiao S X , Peng X M , Tian Q Y .Climatic and human drivers of recent lake-level change in East Juyan Lake, China
.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 , 2015 , 16 (4 ): 1063 -1073 .
[本文引用: 1]
[15]
Xiao S C , Xiao H L , Peng X M .Hydroclimate-driven changes in the landscape structure of the terminal lakes and wetlands of the China's Heihe River Basin
.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 2015 , 187 (1 ): 1 -14 .
[本文引用: 1]
[16]
Zhao Q Q , Bai J H , Huang L B , et al. A review of methodologies and success indicators for coastal wetland restoration
. Ecological Indicators , 2016 , 60 : 442 -452 .
[本文引用: 1]
[17]
Wolters M , Garbutt A , Bakker J P .Salt-marsh restoration: Evaluating the success of de-embankments in north-west Europe
.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 2005 , 123 (2 ): 249 -268 .
[18]
Marchetti M P , Garr M , Smith A N H. Evaluating wetland restoration success using aquatic macroinvertebrate assemblages in the Sacramento Valley, California
. Restoration Ecology , 2010 , 18 (4 ): 457 -466 .
[19]
Smith-Cartwright L A , Chow-Fraser P . Application of the index of marsh bird community integrity to coastal wetlands of Georgian Bay and Lake Ontario, Canada
. Ecological Indicators , 2011 , 11 (5 ): 1482 -1486 .
[20]
Cretaux J , Calmant S , Abarca-del-Rio R A, et al. SOLS: A lake database to monitor in the Near Real Time water level and storage variations from remote sensing data
. Advances in Space Research , 2011 , 47 (9 ): 1497 -1507 .
[本文引用: 1]
[21]
江晖 . 水体信息自动提取遥感研究: 以丽江地区为例.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 , 2006 .
[本文引用: 1]
[Jiang Hui .A study on automatic extraction of water information from remote sensing image of Li Jiang county. Beijing: Master Dissertation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 2006 .]
[本文引用: 1]
[22]
金晓媚 , 高萌萌 , 柯珂 , 等 .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遥感信息提取及动态变化趋势
. 科技导报 , 2014 , 32 (8 ): 5 -21 .
[Jin Xiaomei , Gao Mengmeng , Ke Ke , et al. Extraction of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of lakes in Badan Jaran Desert and trend of their dynamic changes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 2014 , 32 (8 ): 5 -21 .]
[23]
徐涵秋 . 利用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提取水体信息的研究
. 遥感学报 , 2005 , 9 (5 ): 590 -595 .
[Xu Hanqiu .A study on information extraction of water body with the 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MNDWI)
.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 2005 , 9 (5 ): 590 -595 .]
[24]
闫霈 , 张友静 , 张元 . 利用增强型水体指数(EWI)和GIS去噪音技术提取半干旱地区水系信息的研究
. 遥感信息 , 2007 , (6 ): 62 -67 .
[Yang Pei , Zhang Youjing , Zhang Yuan .A study on information extraction of water system in semi-arid regions with the enhanced water index (EWI) and GIS based noise remove techniques
.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 2007 , (6 ): 62 -67 .]
[25]
朱金峰 , 王乃昂 , 李卓仑 , 等 .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季节变化的遥感监测
. 湖泊科学 , 2011 , 23 (4 ): 657 -664 .
[本文引用: 1]
[Zhu Jinfeng , Wang Naiang , Li Zhuolun , et al. RS-based monitoring seasonal changes of lake in Badain Jaran Desert
. Journal of Lake Sciences , 2011 , 23 (4 ): 657 -664 .]
[本文引用: 1]
[26]
王平 , 于静洁 , 闵雷雷 , 等 . 额济纳绿洲浅层地下水动态监测研究及其进展
. 第四纪研究 , 2014 , 34 (5 ): 982 -993 .
[本文引用: 1]
[Wang Ping , Yu Jingjie , Min Leilei , et al. Sallow groundwater regime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n the Ejina Oasis
. Quaternary Sciences , 2014 , 34 (5 ): 982 -993 .]
[本文引用: 1]
[27]
杜朝阳 . 干旱区包气带水汽(气)热耦合模拟及潜水蒸发估算: 以额济纳三角洲为例
.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2016 .
[本文引用: 1]
[Du Chaoyang .Simulation of coupled water-vapor(air)-heat flow transport in vadose zone and estimation of groundwater evaporation in arid region: A case study of Ejina Delta
. Beijing: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Sciences , 2016 .]
[本文引用: 1]
[28]
Du C Y , Jing J Y , Wang P , et al. Reference evaporation changes: Sensitivities to and contributions of n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 of northwestern China (1961-2014)
. Advances in Meteorology , 2015 , 2016 (9 ): 1 -17 .
[本文引用: 1]
[29]
刘亚传 . 居延海的演变与环境变迁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1992 , 6 (3 ): 9 -18 .
[本文引用: 1]
[Liu Yachuan .Evolution of the Juyan Lake
. Journal of Arid Land and Environment , 1992 , 6 (3 ): 9 -18 .]
[本文引用: 1]
[30]
龚家栋 , 程国栋 , 张小由 , 等 . 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的环境演变
. 地球科学进展 , 2002 , 17 (4 ): 491 -495 .
[本文引用: 1]
[Gong Jiadong , Cheng Guodong , Zhang Xiaoyou , et 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of Ejina region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Heihe River
. 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 , 2002 , 17 (4 ): 491 -495 .]
[本文引用: 1]
[31]
龚家栋 . 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意见
. 中国沙漠 , 2005 , 25 (1 ): 98 -105 .
[本文引用: 1]
[Gong Jiadong .Idea of integrated control of eco-environment in Alxa region
.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 2005 , 25 (1 ): 98 -105 .]
[本文引用: 1]
[32]
赵英时 .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2013 .
[本文引用: 1]
[Zhao Yingshi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 Analysis. Beijing : Science Press , 2013 .]
[本文引用: 1]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 Desertification Synthesis. Washington,
1
2005
... 尾闾湖泊湿地作为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下游绿洲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涵养水源、遏制土壤沙化、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局地小气候等功能[1 ,2 ] ,对维持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内陆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上游用水不断增加,致使下游河道长期断流,尾闾湖泊湿地萎缩、干涸,成为沙尘暴源头[3 ,4 ] .为拯救脆弱的生态环境,各内陆河流域相继开展了综合治理工程,其中修复退化的尾闾湖泊湿地为其重要的治理目标[5 -9 ] .因此,查明尾闾湖泊湿地恢复进程能够为管理者合理规划湿地修复方案、推进湿地恢复进展以及完善治理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
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 Wetlands and Water Synthesis. Washington,
1
2005
... 尾闾湖泊湿地作为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下游绿洲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涵养水源、遏制土壤沙化、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局地小气候等功能[1 ,2 ] ,对维持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内陆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上游用水不断增加,致使下游河道长期断流,尾闾湖泊湿地萎缩、干涸,成为沙尘暴源头[3 ,4 ] .为拯救脆弱的生态环境,各内陆河流域相继开展了综合治理工程,其中修复退化的尾闾湖泊湿地为其重要的治理目标[5 -9 ] .因此,查明尾闾湖泊湿地恢复进程能够为管理者合理规划湿地修复方案、推进湿地恢复进展以及完善治理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
阿拉善高原频发沙尘暴因素分析
1
2008
... 尾闾湖泊湿地作为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下游绿洲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涵养水源、遏制土壤沙化、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局地小气候等功能[1 ,2 ] ,对维持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内陆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上游用水不断增加,致使下游河道长期断流,尾闾湖泊湿地萎缩、干涸,成为沙尘暴源头[3 ,4 ] .为拯救脆弱的生态环境,各内陆河流域相继开展了综合治理工程,其中修复退化的尾闾湖泊湿地为其重要的治理目标[5 -9 ] .因此,查明尾闾湖泊湿地恢复进程能够为管理者合理规划湿地修复方案、推进湿地恢复进展以及完善治理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
阿拉善高原频发沙尘暴因素分析
1
2008
... 尾闾湖泊湿地作为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下游绿洲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涵养水源、遏制土壤沙化、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局地小气候等功能[1 ,2 ] ,对维持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内陆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上游用水不断增加,致使下游河道长期断流,尾闾湖泊湿地萎缩、干涸,成为沙尘暴源头[3 ,4 ] .为拯救脆弱的生态环境,各内陆河流域相继开展了综合治理工程,其中修复退化的尾闾湖泊湿地为其重要的治理目标[5 -9 ] .因此,查明尾闾湖泊湿地恢复进程能够为管理者合理规划湿地修复方案、推进湿地恢复进展以及完善治理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
黑河流域历史时期水资源利用空间格局重建
1
2014
... 尾闾湖泊湿地作为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下游绿洲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涵养水源、遏制土壤沙化、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局地小气候等功能[1 ,2 ] ,对维持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内陆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上游用水不断增加,致使下游河道长期断流,尾闾湖泊湿地萎缩、干涸,成为沙尘暴源头[3 ,4 ] .为拯救脆弱的生态环境,各内陆河流域相继开展了综合治理工程,其中修复退化的尾闾湖泊湿地为其重要的治理目标[5 -9 ] .因此,查明尾闾湖泊湿地恢复进程能够为管理者合理规划湿地修复方案、推进湿地恢复进展以及完善治理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
黑河流域历史时期水资源利用空间格局重建
1
2014
... 尾闾湖泊湿地作为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下游绿洲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涵养水源、遏制土壤沙化、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局地小气候等功能[1 ,2 ] ,对维持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内陆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上游用水不断增加,致使下游河道长期断流,尾闾湖泊湿地萎缩、干涸,成为沙尘暴源头[3 ,4 ] .为拯救脆弱的生态环境,各内陆河流域相继开展了综合治理工程,其中修复退化的尾闾湖泊湿地为其重要的治理目标[5 -9 ] .因此,查明尾闾湖泊湿地恢复进程能够为管理者合理规划湿地修复方案、推进湿地恢复进展以及完善治理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
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1
2001
... 尾闾湖泊湿地作为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下游绿洲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涵养水源、遏制土壤沙化、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局地小气候等功能[1 ,2 ] ,对维持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内陆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上游用水不断增加,致使下游河道长期断流,尾闾湖泊湿地萎缩、干涸,成为沙尘暴源头[3 ,4 ] .为拯救脆弱的生态环境,各内陆河流域相继开展了综合治理工程,其中修复退化的尾闾湖泊湿地为其重要的治理目标[5 -9 ] .因此,查明尾闾湖泊湿地恢复进程能够为管理者合理规划湿地修复方案、推进湿地恢复进展以及完善治理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
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1
2001
... 尾闾湖泊湿地作为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下游绿洲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涵养水源、遏制土壤沙化、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局地小气候等功能[1 ,2 ] ,对维持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内陆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上游用水不断增加,致使下游河道长期断流,尾闾湖泊湿地萎缩、干涸,成为沙尘暴源头[3 ,4 ] .为拯救脆弱的生态环境,各内陆河流域相继开展了综合治理工程,其中修复退化的尾闾湖泊湿地为其重要的治理目标[5 -9 ] .因此,查明尾闾湖泊湿地恢复进程能够为管理者合理规划湿地修复方案、推进湿地恢复进展以及完善治理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
Downstream ecosystem responses to middle reach regulation of river discharge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 China
0
2016
实施分水方案后对黑河下游地下水影响的分析
0
2007
实施分水方案后对黑河下游地下水影响的分析
0
2007
黑河调水对下游生态环境恢复效果的卫星遥感监测分析
0
2004
黑河调水对下游生态环境恢复效果的卫星遥感监测分析
0
2004
基于多源空间数据的塔里木河下游湖泊变化研究
1
2016
... 尾闾湖泊湿地作为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下游绿洲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涵养水源、遏制土壤沙化、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局地小气候等功能[1 ,2 ] ,对维持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内陆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上游用水不断增加,致使下游河道长期断流,尾闾湖泊湿地萎缩、干涸,成为沙尘暴源头[3 ,4 ] .为拯救脆弱的生态环境,各内陆河流域相继开展了综合治理工程,其中修复退化的尾闾湖泊湿地为其重要的治理目标[5 -9 ] .因此,查明尾闾湖泊湿地恢复进程能够为管理者合理规划湿地修复方案、推进湿地恢复进展以及完善治理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
基于多源空间数据的塔里木河下游湖泊变化研究
1
2016
... 尾闾湖泊湿地作为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下游绿洲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涵养水源、遏制土壤沙化、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局地小气候等功能[1 ,2 ] ,对维持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内陆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上游用水不断增加,致使下游河道长期断流,尾闾湖泊湿地萎缩、干涸,成为沙尘暴源头[3 ,4 ] .为拯救脆弱的生态环境,各内陆河流域相继开展了综合治理工程,其中修复退化的尾闾湖泊湿地为其重要的治理目标[5 -9 ] .因此,查明尾闾湖泊湿地恢复进程能够为管理者合理规划湿地修复方案、推进湿地恢复进展以及完善治理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
黑河流域生态输水对下游植被变化影响研究
1
2011
... 东居延海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于1992年彻底干涸.目前,黑河流域向下游生态输水工程已经实施了近15年,下游生态环境明显好转[10 ] ,东居延海重现水面.该湖泊湿地的恢复情况及其与生态输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相关研究已开展很多,如湿地功能及价值评价[11 ,12 ] 、最佳湖泊规模和相应生态需水量[13 ] 、水位变动的驱动因素等[14 ,15 ] .然而,无论对于科学评估生态输水效果,还是确定适宜的湿地恢复目标,生态输水管理者迫切需要更为详细的湿地动态变化信息及成因分析.湿地范围是湿地的重要属性之一,长序列的湿地范围信息可以利用遥感影像获得,能够直观地反映湿地的恢复进展[16 -20 ] .比值阈值法是遥感解译湖泊湿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1 -25 ] ,其利用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中的波谱特征差异,通过波段比值突出目标地物.本文利用Landsat卫星数据,采用比值阈值方法,解译获得2000-2015年东居延海湿地(包括裸水水面和湖中植被)范围的高精度月尺度长序列信息;分析生态输水以来东居延海湿地恢复进程和年内变化节律,为科学评价生态输水效果及优化配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黑河流域生态输水对下游植被变化影响研究
1
2011
... 东居延海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于1992年彻底干涸.目前,黑河流域向下游生态输水工程已经实施了近15年,下游生态环境明显好转[10 ] ,东居延海重现水面.该湖泊湿地的恢复情况及其与生态输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相关研究已开展很多,如湿地功能及价值评价[11 ,12 ] 、最佳湖泊规模和相应生态需水量[13 ] 、水位变动的驱动因素等[14 ,15 ] .然而,无论对于科学评估生态输水效果,还是确定适宜的湿地恢复目标,生态输水管理者迫切需要更为详细的湿地动态变化信息及成因分析.湿地范围是湿地的重要属性之一,长序列的湿地范围信息可以利用遥感影像获得,能够直观地反映湿地的恢复进展[16 -20 ] .比值阈值法是遥感解译湖泊湿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1 -25 ] ,其利用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中的波谱特征差异,通过波段比值突出目标地物.本文利用Landsat卫星数据,采用比值阈值方法,解译获得2000-2015年东居延海湿地(包括裸水水面和湖中植被)范围的高精度月尺度长序列信息;分析生态输水以来东居延海湿地恢复进程和年内变化节律,为科学评价生态输水效果及优化配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居延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
1
2012
... 东居延海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于1992年彻底干涸.目前,黑河流域向下游生态输水工程已经实施了近15年,下游生态环境明显好转[10 ] ,东居延海重现水面.该湖泊湿地的恢复情况及其与生态输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相关研究已开展很多,如湿地功能及价值评价[11 ,12 ] 、最佳湖泊规模和相应生态需水量[13 ] 、水位变动的驱动因素等[14 ,15 ] .然而,无论对于科学评估生态输水效果,还是确定适宜的湿地恢复目标,生态输水管理者迫切需要更为详细的湿地动态变化信息及成因分析.湿地范围是湿地的重要属性之一,长序列的湿地范围信息可以利用遥感影像获得,能够直观地反映湿地的恢复进展[16 -20 ] .比值阈值法是遥感解译湖泊湿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1 -25 ] ,其利用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中的波谱特征差异,通过波段比值突出目标地物.本文利用Landsat卫星数据,采用比值阈值方法,解译获得2000-2015年东居延海湿地(包括裸水水面和湖中植被)范围的高精度月尺度长序列信息;分析生态输水以来东居延海湿地恢复进程和年内变化节律,为科学评价生态输水效果及优化配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居延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
1
2012
... 东居延海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于1992年彻底干涸.目前,黑河流域向下游生态输水工程已经实施了近15年,下游生态环境明显好转[10 ] ,东居延海重现水面.该湖泊湿地的恢复情况及其与生态输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相关研究已开展很多,如湿地功能及价值评价[11 ,12 ] 、最佳湖泊规模和相应生态需水量[13 ] 、水位变动的驱动因素等[14 ,15 ] .然而,无论对于科学评估生态输水效果,还是确定适宜的湿地恢复目标,生态输水管理者迫切需要更为详细的湿地动态变化信息及成因分析.湿地范围是湿地的重要属性之一,长序列的湿地范围信息可以利用遥感影像获得,能够直观地反映湿地的恢复进展[16 -20 ] .比值阈值法是遥感解译湖泊湿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1 -25 ] ,其利用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中的波谱特征差异,通过波段比值突出目标地物.本文利用Landsat卫星数据,采用比值阈值方法,解译获得2000-2015年东居延海湿地(包括裸水水面和湖中植被)范围的高精度月尺度长序列信息;分析生态输水以来东居延海湿地恢复进程和年内变化节律,为科学评价生态输水效果及优化配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东居延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能值分析
1
2012
... 东居延海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于1992年彻底干涸.目前,黑河流域向下游生态输水工程已经实施了近15年,下游生态环境明显好转[10 ] ,东居延海重现水面.该湖泊湿地的恢复情况及其与生态输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相关研究已开展很多,如湿地功能及价值评价[11 ,12 ] 、最佳湖泊规模和相应生态需水量[13 ] 、水位变动的驱动因素等[14 ,15 ] .然而,无论对于科学评估生态输水效果,还是确定适宜的湿地恢复目标,生态输水管理者迫切需要更为详细的湿地动态变化信息及成因分析.湿地范围是湿地的重要属性之一,长序列的湿地范围信息可以利用遥感影像获得,能够直观地反映湿地的恢复进展[16 -20 ] .比值阈值法是遥感解译湖泊湿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1 -25 ] ,其利用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中的波谱特征差异,通过波段比值突出目标地物.本文利用Landsat卫星数据,采用比值阈值方法,解译获得2000-2015年东居延海湿地(包括裸水水面和湖中植被)范围的高精度月尺度长序列信息;分析生态输水以来东居延海湿地恢复进程和年内变化节律,为科学评价生态输水效果及优化配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东居延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能值分析
1
2012
... 东居延海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于1992年彻底干涸.目前,黑河流域向下游生态输水工程已经实施了近15年,下游生态环境明显好转[10 ] ,东居延海重现水面.该湖泊湿地的恢复情况及其与生态输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相关研究已开展很多,如湿地功能及价值评价[11 ,12 ] 、最佳湖泊规模和相应生态需水量[13 ] 、水位变动的驱动因素等[14 ,15 ] .然而,无论对于科学评估生态输水效果,还是确定适宜的湿地恢复目标,生态输水管理者迫切需要更为详细的湿地动态变化信息及成因分析.湿地范围是湿地的重要属性之一,长序列的湿地范围信息可以利用遥感影像获得,能够直观地反映湿地的恢复进展[16 -20 ] .比值阈值法是遥感解译湖泊湿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1 -25 ] ,其利用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中的波谱特征差异,通过波段比值突出目标地物.本文利用Landsat卫星数据,采用比值阈值方法,解译获得2000-2015年东居延海湿地(包括裸水水面和湖中植被)范围的高精度月尺度长序列信息;分析生态输水以来东居延海湿地恢复进程和年内变化节律,为科学评价生态输水效果及优化配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Inland river terminal lake preservation: Determining basin scale and the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
1
2015
... 东居延海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于1992年彻底干涸.目前,黑河流域向下游生态输水工程已经实施了近15年,下游生态环境明显好转[10 ] ,东居延海重现水面.该湖泊湿地的恢复情况及其与生态输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相关研究已开展很多,如湿地功能及价值评价[11 ,12 ] 、最佳湖泊规模和相应生态需水量[13 ] 、水位变动的驱动因素等[14 ,15 ] .然而,无论对于科学评估生态输水效果,还是确定适宜的湿地恢复目标,生态输水管理者迫切需要更为详细的湿地动态变化信息及成因分析.湿地范围是湿地的重要属性之一,长序列的湿地范围信息可以利用遥感影像获得,能够直观地反映湿地的恢复进展[16 -20 ] .比值阈值法是遥感解译湖泊湿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1 -25 ] ,其利用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中的波谱特征差异,通过波段比值突出目标地物.本文利用Landsat卫星数据,采用比值阈值方法,解译获得2000-2015年东居延海湿地(包括裸水水面和湖中植被)范围的高精度月尺度长序列信息;分析生态输水以来东居延海湿地恢复进程和年内变化节律,为科学评价生态输水效果及优化配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Climatic and human drivers of recent lake-level change in East Juyan Lake, China
1
2015
... 东居延海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于1992年彻底干涸.目前,黑河流域向下游生态输水工程已经实施了近15年,下游生态环境明显好转[10 ] ,东居延海重现水面.该湖泊湿地的恢复情况及其与生态输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相关研究已开展很多,如湿地功能及价值评价[11 ,12 ] 、最佳湖泊规模和相应生态需水量[13 ] 、水位变动的驱动因素等[14 ,15 ] .然而,无论对于科学评估生态输水效果,还是确定适宜的湿地恢复目标,生态输水管理者迫切需要更为详细的湿地动态变化信息及成因分析.湿地范围是湿地的重要属性之一,长序列的湿地范围信息可以利用遥感影像获得,能够直观地反映湿地的恢复进展[16 -20 ] .比值阈值法是遥感解译湖泊湿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1 -25 ] ,其利用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中的波谱特征差异,通过波段比值突出目标地物.本文利用Landsat卫星数据,采用比值阈值方法,解译获得2000-2015年东居延海湿地(包括裸水水面和湖中植被)范围的高精度月尺度长序列信息;分析生态输水以来东居延海湿地恢复进程和年内变化节律,为科学评价生态输水效果及优化配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Hydroclimate-driven changes in the landscape structure of the terminal lakes and wetlands of the China's Heihe River Basin
1
2015
... 东居延海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于1992年彻底干涸.目前,黑河流域向下游生态输水工程已经实施了近15年,下游生态环境明显好转[10 ] ,东居延海重现水面.该湖泊湿地的恢复情况及其与生态输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相关研究已开展很多,如湿地功能及价值评价[11 ,12 ] 、最佳湖泊规模和相应生态需水量[13 ] 、水位变动的驱动因素等[14 ,15 ] .然而,无论对于科学评估生态输水效果,还是确定适宜的湿地恢复目标,生态输水管理者迫切需要更为详细的湿地动态变化信息及成因分析.湿地范围是湿地的重要属性之一,长序列的湿地范围信息可以利用遥感影像获得,能够直观地反映湿地的恢复进展[16 -20 ] .比值阈值法是遥感解译湖泊湿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1 -25 ] ,其利用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中的波谱特征差异,通过波段比值突出目标地物.本文利用Landsat卫星数据,采用比值阈值方法,解译获得2000-2015年东居延海湿地(包括裸水水面和湖中植被)范围的高精度月尺度长序列信息;分析生态输水以来东居延海湿地恢复进程和年内变化节律,为科学评价生态输水效果及优化配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A review of methodologies and success indicators for coastal wetland restoration
1
2016
... 东居延海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于1992年彻底干涸.目前,黑河流域向下游生态输水工程已经实施了近15年,下游生态环境明显好转[10 ] ,东居延海重现水面.该湖泊湿地的恢复情况及其与生态输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相关研究已开展很多,如湿地功能及价值评价[11 ,12 ] 、最佳湖泊规模和相应生态需水量[13 ] 、水位变动的驱动因素等[14 ,15 ] .然而,无论对于科学评估生态输水效果,还是确定适宜的湿地恢复目标,生态输水管理者迫切需要更为详细的湿地动态变化信息及成因分析.湿地范围是湿地的重要属性之一,长序列的湿地范围信息可以利用遥感影像获得,能够直观地反映湿地的恢复进展[16 -20 ] .比值阈值法是遥感解译湖泊湿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1 -25 ] ,其利用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中的波谱特征差异,通过波段比值突出目标地物.本文利用Landsat卫星数据,采用比值阈值方法,解译获得2000-2015年东居延海湿地(包括裸水水面和湖中植被)范围的高精度月尺度长序列信息;分析生态输水以来东居延海湿地恢复进程和年内变化节律,为科学评价生态输水效果及优化配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Salt-marsh restoration: Evaluating the success of de-embankments in north-west Europe
0
2005
Smith A N H. Evaluating wetland restoration success using aquatic macroinvertebrate assemblages in the Sacramento Valley, California
0
2010
Application of the index of marsh bird community integrity to coastal wetlands of Georgian Bay and Lake Ontario, Canada
0
2011
Abarca-del-Rio R A, et al. SOLS: A lake database to monitor in the Near Real Time water level and storage variations from remote sensing data
1
2011
... 东居延海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于1992年彻底干涸.目前,黑河流域向下游生态输水工程已经实施了近15年,下游生态环境明显好转[10 ] ,东居延海重现水面.该湖泊湿地的恢复情况及其与生态输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相关研究已开展很多,如湿地功能及价值评价[11 ,12 ] 、最佳湖泊规模和相应生态需水量[13 ] 、水位变动的驱动因素等[14 ,15 ] .然而,无论对于科学评估生态输水效果,还是确定适宜的湿地恢复目标,生态输水管理者迫切需要更为详细的湿地动态变化信息及成因分析.湿地范围是湿地的重要属性之一,长序列的湿地范围信息可以利用遥感影像获得,能够直观地反映湿地的恢复进展[16 -20 ] .比值阈值法是遥感解译湖泊湿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1 -25 ] ,其利用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中的波谱特征差异,通过波段比值突出目标地物.本文利用Landsat卫星数据,采用比值阈值方法,解译获得2000-2015年东居延海湿地(包括裸水水面和湖中植被)范围的高精度月尺度长序列信息;分析生态输水以来东居延海湿地恢复进程和年内变化节律,为科学评价生态输水效果及优化配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1
2006
... 东居延海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于1992年彻底干涸.目前,黑河流域向下游生态输水工程已经实施了近15年,下游生态环境明显好转[10 ] ,东居延海重现水面.该湖泊湿地的恢复情况及其与生态输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相关研究已开展很多,如湿地功能及价值评价[11 ,12 ] 、最佳湖泊规模和相应生态需水量[13 ] 、水位变动的驱动因素等[14 ,15 ] .然而,无论对于科学评估生态输水效果,还是确定适宜的湿地恢复目标,生态输水管理者迫切需要更为详细的湿地动态变化信息及成因分析.湿地范围是湿地的重要属性之一,长序列的湿地范围信息可以利用遥感影像获得,能够直观地反映湿地的恢复进展[16 -20 ] .比值阈值法是遥感解译湖泊湿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1 -25 ] ,其利用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中的波谱特征差异,通过波段比值突出目标地物.本文利用Landsat卫星数据,采用比值阈值方法,解译获得2000-2015年东居延海湿地(包括裸水水面和湖中植被)范围的高精度月尺度长序列信息;分析生态输水以来东居延海湿地恢复进程和年内变化节律,为科学评价生态输水效果及优化配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1
2006
... 东居延海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于1992年彻底干涸.目前,黑河流域向下游生态输水工程已经实施了近15年,下游生态环境明显好转[10 ] ,东居延海重现水面.该湖泊湿地的恢复情况及其与生态输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相关研究已开展很多,如湿地功能及价值评价[11 ,12 ] 、最佳湖泊规模和相应生态需水量[13 ] 、水位变动的驱动因素等[14 ,15 ] .然而,无论对于科学评估生态输水效果,还是确定适宜的湿地恢复目标,生态输水管理者迫切需要更为详细的湿地动态变化信息及成因分析.湿地范围是湿地的重要属性之一,长序列的湿地范围信息可以利用遥感影像获得,能够直观地反映湿地的恢复进展[16 -20 ] .比值阈值法是遥感解译湖泊湿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1 -25 ] ,其利用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中的波谱特征差异,通过波段比值突出目标地物.本文利用Landsat卫星数据,采用比值阈值方法,解译获得2000-2015年东居延海湿地(包括裸水水面和湖中植被)范围的高精度月尺度长序列信息;分析生态输水以来东居延海湿地恢复进程和年内变化节律,为科学评价生态输水效果及优化配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遥感信息提取及动态变化趋势
0
2014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遥感信息提取及动态变化趋势
0
2014
利用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提取水体信息的研究
0
2005
利用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提取水体信息的研究
0
2005
利用增强型水体指数(EWI)和GIS去噪音技术提取半干旱地区水系信息的研究
0
2007
利用增强型水体指数(EWI)和GIS去噪音技术提取半干旱地区水系信息的研究
0
2007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季节变化的遥感监测
1
2011
... 东居延海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于1992年彻底干涸.目前,黑河流域向下游生态输水工程已经实施了近15年,下游生态环境明显好转[10 ] ,东居延海重现水面.该湖泊湿地的恢复情况及其与生态输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相关研究已开展很多,如湿地功能及价值评价[11 ,12 ] 、最佳湖泊规模和相应生态需水量[13 ] 、水位变动的驱动因素等[14 ,15 ] .然而,无论对于科学评估生态输水效果,还是确定适宜的湿地恢复目标,生态输水管理者迫切需要更为详细的湿地动态变化信息及成因分析.湿地范围是湿地的重要属性之一,长序列的湿地范围信息可以利用遥感影像获得,能够直观地反映湿地的恢复进展[16 -20 ] .比值阈值法是遥感解译湖泊湿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1 -25 ] ,其利用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中的波谱特征差异,通过波段比值突出目标地物.本文利用Landsat卫星数据,采用比值阈值方法,解译获得2000-2015年东居延海湿地(包括裸水水面和湖中植被)范围的高精度月尺度长序列信息;分析生态输水以来东居延海湿地恢复进程和年内变化节律,为科学评价生态输水效果及优化配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季节变化的遥感监测
1
2011
... 东居延海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于1992年彻底干涸.目前,黑河流域向下游生态输水工程已经实施了近15年,下游生态环境明显好转[10 ] ,东居延海重现水面.该湖泊湿地的恢复情况及其与生态输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相关研究已开展很多,如湿地功能及价值评价[11 ,12 ] 、最佳湖泊规模和相应生态需水量[13 ] 、水位变动的驱动因素等[14 ,15 ] .然而,无论对于科学评估生态输水效果,还是确定适宜的湿地恢复目标,生态输水管理者迫切需要更为详细的湿地动态变化信息及成因分析.湿地范围是湿地的重要属性之一,长序列的湿地范围信息可以利用遥感影像获得,能够直观地反映湿地的恢复进展[16 -20 ] .比值阈值法是遥感解译湖泊湿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1 -25 ] ,其利用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中的波谱特征差异,通过波段比值突出目标地物.本文利用Landsat卫星数据,采用比值阈值方法,解译获得2000-2015年东居延海湿地(包括裸水水面和湖中植被)范围的高精度月尺度长序列信息;分析生态输水以来东居延海湿地恢复进程和年内变化节律,为科学评价生态输水效果及优化配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额济纳绿洲浅层地下水动态监测研究及其进展
1
2014
... 东居延海地处101°12′E~101°19′E、42°10′N~42°20′N(图1 ),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额济纳旗终年受蒙古气团控制,属大陆性干旱气候[26 ] ,该地区光热充足、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干燥多风、灾害性气候频繁,是典型的极端干旱区.据1961-2015年额济纳旗的气象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4.5 mm,多年平均气温为9.1 ℃,多年平均参考蒸发量为1444 mm[27 ,28 ] .1927年中瑞考察队测量的东居延海水域面积超过30 km2 ,1958年航片测算水面为35.5 km2[29 ] .20世纪60年代以来,黑河上、中游工农业用水量大量增加,不断引水筑坝,大幅减少下游径流量,导致河道断流日数不断增加,尾闾湖泊不断萎缩,至1992年彻底干涸,成为沙尘暴源头[30 ] .为拯救东居延海脆弱的生态环境,国家于2000年启动《黑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31 ] ,2002年生态输水进入东居延海.东居延海从西南进水,主要由黑河下游分支东河补给,进水时间及水量受人工控制,在4-5月和7-11月之间进水. ...
额济纳绿洲浅层地下水动态监测研究及其进展
1
2014
... 东居延海地处101°12′E~101°19′E、42°10′N~42°20′N(图1 ),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额济纳旗终年受蒙古气团控制,属大陆性干旱气候[26 ] ,该地区光热充足、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干燥多风、灾害性气候频繁,是典型的极端干旱区.据1961-2015年额济纳旗的气象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4.5 mm,多年平均气温为9.1 ℃,多年平均参考蒸发量为1444 mm[27 ,28 ] .1927年中瑞考察队测量的东居延海水域面积超过30 km2 ,1958年航片测算水面为35.5 km2[29 ] .20世纪60年代以来,黑河上、中游工农业用水量大量增加,不断引水筑坝,大幅减少下游径流量,导致河道断流日数不断增加,尾闾湖泊不断萎缩,至1992年彻底干涸,成为沙尘暴源头[30 ] .为拯救东居延海脆弱的生态环境,国家于2000年启动《黑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31 ] ,2002年生态输水进入东居延海.东居延海从西南进水,主要由黑河下游分支东河补给,进水时间及水量受人工控制,在4-5月和7-11月之间进水. ...
干旱区包气带水汽(气)热耦合模拟及潜水蒸发估算: 以额济纳三角洲为例
1
2016
... 东居延海地处101°12′E~101°19′E、42°10′N~42°20′N(图1 ),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额济纳旗终年受蒙古气团控制,属大陆性干旱气候[26 ] ,该地区光热充足、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干燥多风、灾害性气候频繁,是典型的极端干旱区.据1961-2015年额济纳旗的气象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4.5 mm,多年平均气温为9.1 ℃,多年平均参考蒸发量为1444 mm[27 ,28 ] .1927年中瑞考察队测量的东居延海水域面积超过30 km2 ,1958年航片测算水面为35.5 km2[29 ] .20世纪60年代以来,黑河上、中游工农业用水量大量增加,不断引水筑坝,大幅减少下游径流量,导致河道断流日数不断增加,尾闾湖泊不断萎缩,至1992年彻底干涸,成为沙尘暴源头[30 ] .为拯救东居延海脆弱的生态环境,国家于2000年启动《黑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31 ] ,2002年生态输水进入东居延海.东居延海从西南进水,主要由黑河下游分支东河补给,进水时间及水量受人工控制,在4-5月和7-11月之间进水. ...
干旱区包气带水汽(气)热耦合模拟及潜水蒸发估算: 以额济纳三角洲为例
1
2016
... 东居延海地处101°12′E~101°19′E、42°10′N~42°20′N(图1 ),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额济纳旗终年受蒙古气团控制,属大陆性干旱气候[26 ] ,该地区光热充足、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干燥多风、灾害性气候频繁,是典型的极端干旱区.据1961-2015年额济纳旗的气象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4.5 mm,多年平均气温为9.1 ℃,多年平均参考蒸发量为1444 mm[27 ,28 ] .1927年中瑞考察队测量的东居延海水域面积超过30 km2 ,1958年航片测算水面为35.5 km2[29 ] .20世纪60年代以来,黑河上、中游工农业用水量大量增加,不断引水筑坝,大幅减少下游径流量,导致河道断流日数不断增加,尾闾湖泊不断萎缩,至1992年彻底干涸,成为沙尘暴源头[30 ] .为拯救东居延海脆弱的生态环境,国家于2000年启动《黑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31 ] ,2002年生态输水进入东居延海.东居延海从西南进水,主要由黑河下游分支东河补给,进水时间及水量受人工控制,在4-5月和7-11月之间进水. ...
Reference evaporation changes: Sensitivities to and contributions of n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 of northwestern China (1961-2014)
1
2015
... 东居延海地处101°12′E~101°19′E、42°10′N~42°20′N(图1 ),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额济纳旗终年受蒙古气团控制,属大陆性干旱气候[26 ] ,该地区光热充足、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干燥多风、灾害性气候频繁,是典型的极端干旱区.据1961-2015年额济纳旗的气象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4.5 mm,多年平均气温为9.1 ℃,多年平均参考蒸发量为1444 mm[27 ,28 ] .1927年中瑞考察队测量的东居延海水域面积超过30 km2 ,1958年航片测算水面为35.5 km2[29 ] .20世纪60年代以来,黑河上、中游工农业用水量大量增加,不断引水筑坝,大幅减少下游径流量,导致河道断流日数不断增加,尾闾湖泊不断萎缩,至1992年彻底干涸,成为沙尘暴源头[30 ] .为拯救东居延海脆弱的生态环境,国家于2000年启动《黑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31 ] ,2002年生态输水进入东居延海.东居延海从西南进水,主要由黑河下游分支东河补给,进水时间及水量受人工控制,在4-5月和7-11月之间进水. ...
居延海的演变与环境变迁
1
1992
... 东居延海地处101°12′E~101°19′E、42°10′N~42°20′N(图1 ),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额济纳旗终年受蒙古气团控制,属大陆性干旱气候[26 ] ,该地区光热充足、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干燥多风、灾害性气候频繁,是典型的极端干旱区.据1961-2015年额济纳旗的气象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4.5 mm,多年平均气温为9.1 ℃,多年平均参考蒸发量为1444 mm[27 ,28 ] .1927年中瑞考察队测量的东居延海水域面积超过30 km2 ,1958年航片测算水面为35.5 km2[29 ] .20世纪60年代以来,黑河上、中游工农业用水量大量增加,不断引水筑坝,大幅减少下游径流量,导致河道断流日数不断增加,尾闾湖泊不断萎缩,至1992年彻底干涸,成为沙尘暴源头[30 ] .为拯救东居延海脆弱的生态环境,国家于2000年启动《黑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31 ] ,2002年生态输水进入东居延海.东居延海从西南进水,主要由黑河下游分支东河补给,进水时间及水量受人工控制,在4-5月和7-11月之间进水. ...
居延海的演变与环境变迁
1
1992
... 东居延海地处101°12′E~101°19′E、42°10′N~42°20′N(图1 ),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额济纳旗终年受蒙古气团控制,属大陆性干旱气候[26 ] ,该地区光热充足、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干燥多风、灾害性气候频繁,是典型的极端干旱区.据1961-2015年额济纳旗的气象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4.5 mm,多年平均气温为9.1 ℃,多年平均参考蒸发量为1444 mm[27 ,28 ] .1927年中瑞考察队测量的东居延海水域面积超过30 km2 ,1958年航片测算水面为35.5 km2[29 ] .20世纪60年代以来,黑河上、中游工农业用水量大量增加,不断引水筑坝,大幅减少下游径流量,导致河道断流日数不断增加,尾闾湖泊不断萎缩,至1992年彻底干涸,成为沙尘暴源头[30 ] .为拯救东居延海脆弱的生态环境,国家于2000年启动《黑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31 ] ,2002年生态输水进入东居延海.东居延海从西南进水,主要由黑河下游分支东河补给,进水时间及水量受人工控制,在4-5月和7-11月之间进水. ...
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的环境演变
1
2002
... 东居延海地处101°12′E~101°19′E、42°10′N~42°20′N(图1 ),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额济纳旗终年受蒙古气团控制,属大陆性干旱气候[26 ] ,该地区光热充足、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干燥多风、灾害性气候频繁,是典型的极端干旱区.据1961-2015年额济纳旗的气象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4.5 mm,多年平均气温为9.1 ℃,多年平均参考蒸发量为1444 mm[27 ,28 ] .1927年中瑞考察队测量的东居延海水域面积超过30 km2 ,1958年航片测算水面为35.5 km2[29 ] .20世纪60年代以来,黑河上、中游工农业用水量大量增加,不断引水筑坝,大幅减少下游径流量,导致河道断流日数不断增加,尾闾湖泊不断萎缩,至1992年彻底干涸,成为沙尘暴源头[30 ] .为拯救东居延海脆弱的生态环境,国家于2000年启动《黑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31 ] ,2002年生态输水进入东居延海.东居延海从西南进水,主要由黑河下游分支东河补给,进水时间及水量受人工控制,在4-5月和7-11月之间进水. ...
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的环境演变
1
2002
... 东居延海地处101°12′E~101°19′E、42°10′N~42°20′N(图1 ),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额济纳旗终年受蒙古气团控制,属大陆性干旱气候[26 ] ,该地区光热充足、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干燥多风、灾害性气候频繁,是典型的极端干旱区.据1961-2015年额济纳旗的气象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4.5 mm,多年平均气温为9.1 ℃,多年平均参考蒸发量为1444 mm[27 ,28 ] .1927年中瑞考察队测量的东居延海水域面积超过30 km2 ,1958年航片测算水面为35.5 km2[29 ] .20世纪60年代以来,黑河上、中游工农业用水量大量增加,不断引水筑坝,大幅减少下游径流量,导致河道断流日数不断增加,尾闾湖泊不断萎缩,至1992年彻底干涸,成为沙尘暴源头[30 ] .为拯救东居延海脆弱的生态环境,国家于2000年启动《黑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31 ] ,2002年生态输水进入东居延海.东居延海从西南进水,主要由黑河下游分支东河补给,进水时间及水量受人工控制,在4-5月和7-11月之间进水. ...
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意见
1
2005
... 东居延海地处101°12′E~101°19′E、42°10′N~42°20′N(图1 ),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额济纳旗终年受蒙古气团控制,属大陆性干旱气候[26 ] ,该地区光热充足、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干燥多风、灾害性气候频繁,是典型的极端干旱区.据1961-2015年额济纳旗的气象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4.5 mm,多年平均气温为9.1 ℃,多年平均参考蒸发量为1444 mm[27 ,28 ] .1927年中瑞考察队测量的东居延海水域面积超过30 km2 ,1958年航片测算水面为35.5 km2[29 ] .20世纪60年代以来,黑河上、中游工农业用水量大量增加,不断引水筑坝,大幅减少下游径流量,导致河道断流日数不断增加,尾闾湖泊不断萎缩,至1992年彻底干涸,成为沙尘暴源头[30 ] .为拯救东居延海脆弱的生态环境,国家于2000年启动《黑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31 ] ,2002年生态输水进入东居延海.东居延海从西南进水,主要由黑河下游分支东河补给,进水时间及水量受人工控制,在4-5月和7-11月之间进水. ...
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意见
1
2005
... 东居延海地处101°12′E~101°19′E、42°10′N~42°20′N(图1 ),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额济纳旗终年受蒙古气团控制,属大陆性干旱气候[26 ] ,该地区光热充足、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干燥多风、灾害性气候频繁,是典型的极端干旱区.据1961-2015年额济纳旗的气象资料,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4.5 mm,多年平均气温为9.1 ℃,多年平均参考蒸发量为1444 mm[27 ,28 ] .1927年中瑞考察队测量的东居延海水域面积超过30 km2 ,1958年航片测算水面为35.5 km2[29 ] .20世纪60年代以来,黑河上、中游工农业用水量大量增加,不断引水筑坝,大幅减少下游径流量,导致河道断流日数不断增加,尾闾湖泊不断萎缩,至1992年彻底干涸,成为沙尘暴源头[30 ] .为拯救东居延海脆弱的生态环境,国家于2000年启动《黑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31 ] ,2002年生态输水进入东居延海.东居延海从西南进水,主要由黑河下游分支东河补给,进水时间及水量受人工控制,在4-5月和7-11月之间进水. ...
1
2013
... 本文定义东居延海湿地是指由裸水水域和挺水植物覆盖的区域,湿地周围有裸地、盐碱地及岸生植物(图1 ).利用地物波段比值特征,分别提取水体和挺水植物.地物波谱特征具有空间和时间效应,随时间和地点不同产生变化[32 ] .因此,需构建研究区不同时段的地物波谱曲线(图2 ),各类地物的波谱特性为: ...
1
2013
... 本文定义东居延海湿地是指由裸水水域和挺水植物覆盖的区域,湿地周围有裸地、盐碱地及岸生植物(图1 ).利用地物波段比值特征,分别提取水体和挺水植物.地物波谱特征具有空间和时间效应,随时间和地点不同产生变化[32 ] .因此,需构建研究区不同时段的地物波谱曲线(图2 ),各类地物的波谱特性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