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 因子 | 指标 | 指标解释 |
---|---|---|---|
环境特征 | 选址 | 地形 | 平原、丘陵、山地等 |
与水关系 | 临江、河汊等 | ||
水陆交通 | 水路 | 干流航道、支流航道等 | |
陆路 | 驿道、营道、民路等 | ||
载体特征 | 聚居民族 古城镇类型 | 主体民族 | 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 |
临水系类型 | 临通航水系型、临未通航水系型等 | ||
布局形态 | 条带式、组团式、向心封闭式、离散式等 | ||
职能类型 | 军事型(如汛、营、长官司、所、卫等),政治型(如铺、驿铺、县、厅、府等),商贸型(如码头、墟、市等)等 | ||
民居建筑 | 屋脸形式 | 干栏式、院落式、院干混合式等 | |
屋顶造型 | 悬山式、歇山式、硬山式等 | ||
语源特征 | 命名理据 | 命名主类 | 自然景观型、人文景观型等 |
命名亚类 | 地形地貌类、水系水文类、资源物产类、气候气象类、姓氏集聚类、史实传说类、历史职能类、建筑工程类 | ||
修辞方式 | 修辞类型 | 借代类、比拟类、谐音类、比喻类、用典类等 | |
用字(词)特征 | 字(词)类型 | 方位类、寓意类、动物类、颜色类、数量类等 | |
层级特征 | 时间层 | 产生时期 | 指不同地名的产生年份,依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各历史时期所占比例划分地名产生的时间段,多依据朝代划分 |
嬗变时期 | 指同一地名在不同时期的嬗变过程,因地名变更频繁,且不同地名发生变更的年份不同,一般依据重要历史节点划分为较长的时间段 | ||
存续时期 | 指同一地名在不同时期的存续状态,因地名在不同年份的存续状态可能不同,一般依据研究需要划分为较长的时间段 | ||
语种层 | 语种底层 | 一般为区域原始先民使用的语言等 | |
语种中层 | 一般为区域变迁过程中使用的主要方言等 | ||
语种表层 | 一般为近代以来区域使用的通用语言等 |